第1部分(2 / 4)

小說:華爾街關係 作者:沸點123

樣的狗皮外衣,而且這種動物的肉,我們可以用來當晚餐吃。你能解釋一下為什麼嗎?”

我當然沒法做出解釋。我明白美國人是因為把狗當作寵物和朋友,所以沒有人去賣“狗皮”外衣,儘管我也明白這並不符合中國人“物美價廉”的邏輯,而這正是文化差異的問題。

在六個月之後,中國政府跟一家美國的大公司協商共同建設一個煤礦。在談判結束後,中國政府和美國公司原計劃在12月22日那天安排一個告別宴會。然而就在宴會開始前,中國政府告訴美國公司還需要再等三天時間。

這家公司的CEO生氣了。“冷靜一下,”我告訴他,“他們只是在考驗一下你們的交情。他們只想知道你和你的團隊對這個專案的關心程度,是否重視到了可以不回家過聖誕節。”

“我們下週會再回來的。”當這位CEO帶著他的團隊去機場的時候,這樣跟我說。三天之後,中國政府跟一家日本公司簽署了這份合同。這也是一次因為雙方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誤會。

一些小的詞語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唐山地震發生後,北京附近的某些工廠迫不得已關門了,因為他們拿不出可以去賣的東西,可是這些工廠沒有說“我們關門了”,反而給自己的產品定了非常高的價格,把2美元調整成了20美元。

那些本想跟這些工廠建立合作關係的美國人,雖然抱怨價格太高,但還是下了訂單,然而這些工廠告訴他們的客戶說需要等待一年才能發貨。那些美國人對此很生氣,告訴這些工廠說“我們需要你們快點發貨”。他們並不明白當一個公司要價過高而且送貨時間過長的時候,其實他們是在說根本無法供貨。

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間的交流是非常困難的。雖然現在美國人和中國人之間的相互瞭解遠遠超過30年前的程度,但是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影響依然存在。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到美國或其他西方資本市場去融資,相互瞭解就顯得愈發重要了。如果中國公司不能瞭解美國投資者,美國投資者也不能瞭解中國公司的話,融資過程是不可能順利的。

我們在跟幾百家中國公司打過交道後,看到了很多因為交流產生的問題,因此決定寫這本書,旨在幫助中國公司正確理解到美國和其他西方資本市場融資和上市的過程。

我感謝華美21世紀的整個團隊在我寫作此書的過程中給予我的幫助。我要特別感謝鍾玲女士,是她說服我來撰寫此書的;感謝Joe Levinson先生撰寫財務一節以及協助翻譯複雜概念;感謝林水星先生一直以來給予的指導;感謝張蘇先生精彩的點評;感謝杜瑞新女士和吳旭先生幫助完成了翻譯;感謝張宏民先生的大力支援。

希望這本書能夠搭建一座連線中國公司和華爾街的橋樑。

2007年8月

前言(1)

兩家利潤、增長率、資產與資產負債表完全相同的公司,它們的股價卻可能截然不同,其中的原因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關係”。正如一家公司要依靠“關係”去創業一樣,在與投資團體打交道的時候同樣也需要“關係”。這一點對於想要到西方證券交易所上市或融資的中國公司來說尤為重要。

假設有兩家公司都是經營電器零售的商店,一家在美國,另一家在中國。按照邏輯,中國公司應該有更好的增長機會——中國經濟增長率比美國的高,家庭儲蓄率也高很多,此外,在中國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並不多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家在美國的公司卻可能擁有更高的市盈率 (P/E)市盈率又稱股份收益比率或本益比,是股票市價與其每股收益的比值,英文簡寫為PE。。

就這家美國公司而言,投資者可以到這家公司經營的商店去購物,與商店的職工交談,去調查公司高層管理者或董事的背景。大多數投資者都可以找到一個與這公司某個高層管理員相熟的人。美國投資者可以去聆聽專門為投資者舉行的電話會議。如果公司管理者說“銷售情況不好的緣故是下了三場大雪”,投資者可以判斷出這個藉口是否真實。他們可以與把這家公司保薦上市的投資銀行、熟悉這家公司的華爾街分析師甚至與這家公司合作過的銷售機構交談。所有的這些人際關係和交談的內容都能讓投資者全面知道這家公司的業務是否發展得順利。

然而就這家中國公司而言,情況就截然不同了。除個別情況外,美國人是不可能去親自考察這家公司經營的商店的。即使他們可以去中國考察那些商店,他們也不會在那裡購物。 他們無法與在那裡工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