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先北伐,後稱帝(2 / 2)

稍作停頓後,劉伯溫接著又道:“況且,我軍近年來連戰連捷,先是一舉擊潰了陳友諒那等強敵,而後又相繼剿滅了張士誠、方國珍等各方勢力,成功實現了對南方地區的大一統。

至此,明王您已然積累下了足夠雄厚的實力以及威震四方的崇高聲望,完全具備了稱帝建國的條件與資格。”

張無忌聞言,眉頭微蹙,目光在劉伯溫與李善長二人身上流轉,似乎在權衡著他們話語中的分量。

大殿之內,原本沸騰計程車氣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提議按下了暫停鍵,眾人皆屏息以待,氣氛一時變得微妙而緊張。

這時,朱元璋跨前一步,聲音堅定而有力:“明王,末將以為,李先生與劉先生所言雖有其理,但眼下元賊未滅,百姓猶在水深火熱之中,我等身為大明將士,當以國家大義為先,北伐之事刻不容緩。待驅逐韃虜,收復失地,再議登基稱帝之事,方顯我大明之正統,亦不負百姓之期望。”

徐達、常遇春、湯和等武將亦是紛紛附和,他們身著戰甲,英姿勃發,言辭間盡顯對大明的忠誠與對北伐的決心。

大殿之上,武將們的聲浪如潮水般湧動,誓要先滅元賊,再圖大業。

然而,文臣們亦不甘示弱。

劉伯溫輕搖羽扇,語帶機鋒:“諸位將軍英勇無畏,令人敬佩,但兵法有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明王若先登基稱帝,則名正言順,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此舉不僅能凝聚人心,更能激發士氣,使北伐之事事半功倍。”

李善長亦補充道:“再者,稱帝之後,我朝即可建立正式的官僚體系,明確職責,提高行政效率,為北伐提供堅實的後盾。同時,亦能借此機會,加強與各路起義軍的聯絡,形成合力,共同抗擊元賊。”

一時間,大殿之內,文臣武將各抒己見,爭鋒相對,氣氛熱烈而緊張。

張無忌端坐於高位,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著這突如其來的分歧背後所蘊含的深意。

片刻之後,張無忌緩緩起身,聲音沉穩而有力:“諸位愛卿,本王心已決,北伐之事,關乎國家大義,百姓福祉,刻不容緩。

然則,稱帝之事亦非小事,需慎重考慮。

本王意已決,先北伐,待收復失地,驅逐韃虜之後,再議登基稱帝之事。”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文臣武將皆露出驚訝之色,但隨即又紛紛點頭贊同。

張無忌的決策既體現了對國家大義的堅持,又兼顧了文臣武將的不同訴求,彰顯了他作為領袖的智慧與決斷。

無論前路多麼艱難,只要大明上下一心,定能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開創大明之盛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