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若有所思:\"難怪最近軍中將士議論紛紛。\"
李銘繼續說道:\"現在軍中有三種意見:魏延主張主動出擊,黃忠認為應當按兵不動,還有人堅持將軍原先的部署。這種情況若不盡快解決,必然影響軍心。\"
關羽嘆息道:\"賢弟說得對。只是,該如何化解這個問題?\"
李銘胸有成竹地說道:\"末將有一計,可保我軍既不失防禦之勢,又能震懾東吳。\"
他建議:在軍中設立聯席會議制度,由關羽主持,各位將軍輪流參與。每當發現敵情,立即召開會議研究對策。如此既能集思廣益,又可以避免各自為政。
關羽覺得這個建議很好,立即召集諸將商議。黃忠、魏延等人也都贊同這個方案。
就在當天下午,斥候來報:發現東吳軍隊在江邊活動。關羽立即召開聯席會議,讓各位將軍發表意見。
魏延主張立即出擊,黃忠則建議按兵不動。雙方爭執不下時,李銘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派出小股精銳部隊,在暗中監視敵軍動向,同時做好隨時應戰的準備。
這個建議得到了眾將的認可。關羽當即下令:一面加強防務,一面派出斥候密切監視敵情。如此既不會打草驚蛇,又能掌握主動。
幾天後,斥候來報:東吳軍隊見我軍防備森嚴,已經撤退。軍中將士見這個辦法確實有效,對關羽的統帥能力更加信服。
這件事之後,荊州軍中的矛盾逐漸化解。將士們不再私下議論紛紛,而是將注意力都集中在防備敵人上。
李銘向劉備報告了荊州的情況。劉備聽完,不由感慨:\"幸好及時發現問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諸葛亮說道:\"東吳這一招雖然沒有得逞,但他們必定還會有後招。我們要繼續保持警惕。\"
法正建議:\"不妨將荊州的聯席會議制度推廣到其他軍區。如此可以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
劉備採納了這個建議,隨即下令在各軍區推行聯席會議制度。同時,他也給關羽去信,肯定了他的做法,並囑咐他繼續加強軍中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