劑、失眠者的睡眠、寒冷者的火。在沒有現金的監獄地下經濟中,抽菸還是通行無阻的貨幣和最常見的違禁品。
對於感化院當局來說,抽菸始終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有時,他們試圖完全禁止抽菸,理由是抽菸不道德、不安全或者是一種沒有保證的奢侈。但是,完全禁止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絕大多數時間裡,當局都僅僅試圖透過嚴格限制可以獲得煙抽的囚犯的數量、可以獲得煙抽的囚犯們得到的煙的數量以及可以抽菸的時間和地點來控制抽菸。
例如,1898年,感化院監督道格拉斯·斯圖爾特下令:“除非有醫生的書面許可,不給任何罪犯煙抽。”只有那些在精神病牢房的囚犯和受僱在馬桶場(垃圾處理區)工作的囚犯才能夠獲得醫生的處方。
但是,即使在當時看來,這也是一種極端的觀點。監獄長們都把抽菸當作一種有效的紀律手段。他們把發煙作為獎勵,把扣煙作為懲罰。
當罪犯能夠從其他渠道得到煙時,以煙維持紀律的結果就落空了。菸草被流放者走私進監獄裡來,還被僱用監獄勞動力的私人簽約者作為對罪犯的‘刺激’來使用。看守的薪水太低,有時便冒著被開除的風險來販運菸草。
一旦罪犯手裡拿上捲菸,他的問題便沒完沒了了。直到20世紀20年代,當局還要求囚犯們嚼而不是抽他們的捲菸。(女犯們還被髮給鼻菸。)
不用火柴點菸
那些堅持抽菸的罪犯必須做出很大的改進。由於很難得到火柴,許多囚犯便用‘朽木盒子’。
朽木盒工具包包括一個盛朽木(碳化的織物)的小盒子、一塊像打火石的石頭和一個‘拉鍊’—— 一個用線穿過中心的小金屬盤。用拉鍊擦打火石,便產生火花。如果一切正常,火花點燃朽木,朽木再點燃捲菸。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囚犯們自制的金屬汽缸打火機很流行。
到20世紀20年代,金斯敦感化院的罪犯每週可以抽1/3-1盎司菸草。按照推測,在監獄長忽然發現兩個罪犯擲骰子賭博並用紙記錄他們的輸贏之後,當局便中斷了紙的供應。這次事件之後,金斯敦感化院的囚犯不得不用衛生紙來捲菸抽。“無紙”規則實行了10年。
1932年金斯敦感化院暴動之後,當局又重新供應捲菸紙,菸草的供應也略有增加。到1934年,表現良好的中等戒備程度的囚犯晚上可以在普通牢房中吸菸。
到1935年,感化院允許囚犯們用自己每天5分錢的津貼額外買菸。但是,即使以在大蕭條時期的物價水平,囚犯的津貼也沒有多少可用於買糖果和雜誌。
。。
紀律的象徵:鈴聲
19世紀感化院中紀律的象徵是鈴聲。鈴掛在監獄的中心,它支配監獄裡面的所有人、包括看守和罪犯的生活。在正常日子鈴聲的時間安排如下:
1879年馬尼托巴感化院的作息時間表
5:50 鈴聲。罪犯起床,洗漱,穿衣,整理床。
6:00 官員列隊。發鑰匙,收臥具。清掃牢房、牆、大廳和過道。收集和擦燈。
放出囚犯,押送去工作。記錄病犯名字。清洗夜壺並放在監獄外面。發
放燃料和清理爐灰。隨機抽查牢房。向水桶裡抽水。
7:30 鈴聲。囚犯們3人一組進入餐廳。
7:40 鈴聲。早飯結束。囚犯們回到牢房,鎖上牢房。看守們吃早飯。
8:30 鈴聲。官員列隊。放出外出的罪犯並押送出去。押送獄內工作的囚犯去
工作。醫生探視病犯。
10:00 辦公時間。根據報告把罪犯帶到監獄長那兒。
12:15 鈴聲。囚犯們列隊回到牢房,鎖上牢房。
12:20 鈴聲。將囚犯們從牢房放出來,列隊去餐廳吃午飯。
12:45 鈴聲。囚犯們列隊回到牢房,鎖上牢房。官員們吃午飯。
12:50 從牢房放出符合條件的囚犯去上課。
13:30 鈴聲。官員列隊。將囚犯們從牢房放出來,列隊去工作。隨機抽查牢房。
17:40 把夜壺拿回監獄。
17:50 鈴聲。囚犯們列隊回牢房,鎖上牢房。把晚飯送到每一間牢房。有特殊
要求的罪犯可以使用‘訊號棒’召喚看守。
18:00 鈴聲。把囚犯們的衣服收集起來放在牢房外面。搜查所有牢房。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