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方便品第二(1 / 8)

方便品第二

未來諸世尊,其數無有量。是諸如來等,亦方便說法。

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

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

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過去、現在、未來,佛佛道同,都是由方便力來教化眾生。不以方便,你直接講真實法會適得其反。其實《法華經》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仍然是方便法。為什麼把其它法判為戲論法?因為它有漏,它漏一是不是就漏掉無量了?因為沒有哪一法不是我啊!

唯有《法華經》《楞嚴經》這個「一心三藏」圓融、圓滿、圓通,不漏一法。所以在日月燈明佛的法華會上把那些梵眾、魔道排在第一場合。先介紹他們,後面才跟上比丘、比丘尼四眾弟子,這就是要破過去的那種分別心。

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語氣多肯定吶!只要你懂得了《法華經》「一心三藏」,沒有一個不成佛。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諸佛的本願是讓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這是經過我們驗證的。那些從來不信佛的人,什麼中根機、下根機都算不上,是不是?重要的是要把「如來藏」的道理聽明白。不費吹灰之力,也不費時,當下成就,而且不卯一人。不管是誰,你只要聽懂《法華經》,沒有不成就的道理。事實勝於雄辯。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這樣的話,佛在《法華經》可沒有少說,再三強調我講了那麼多經就是為了引導到《法華經》。佛那麼有智慧,就不怕人家嫌他囉嗦,要把你耳朵裡講出老繭來才行呢?我們好好理解。從頭到尾《法華經》並沒有多少法,就是《法華經》重要,就是提出個「妙法蓮華,教菩薩法」。

你看看,給舍利弗授記的時候佛講了多少法啊?文殊菩薩講那個「妙法蓮華」,是日月燈明佛講的那個「妙法蓮華」。佛講「一大事因緣」,講「開示悟入」,然後反反覆覆地就講「妙蓮華」怎麼長怎麼短,然後方便地介紹了諸佛講了一些什麼因緣啊、譬喻啊,六度啊,統統成佛道。在法華會上講的法就是「妙法蓮華」四個字,「開示悟入」那四句話,舍利弗即蒙授記。也就是對上根人說法,直截了當,法說一週就能成就。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這個「法常無性」,還有下面的「法住、法位」,是非常重要的三個名相概念。「法常無性」連在一起,「法常」就是「即一切法」。怎麼「即一切法」?這個「常」是時時事事處處,表我們的真心。「無性」呢,叫「離一切相」,「無性」,沒有自性,沒有他性,也沒有共性,也沒有無因性。它離開一切的相,你找不到這個真心;而真心呢,還又即一切法,沒有哪一法不是我的真心,叫「空有不二,性相一如」。這是「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

佛種從緣起:「佛種」可以觀照為「了因佛性」,「了因佛性」是表「般若功德」,因為「了因佛性」而能觀照到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無相之實相、空如來藏、阿,就是「正因佛性」;「從緣起」叫「緣因佛性」,它依靠「了因佛性」,依靠「般若功德」來成就我們的「解脫之德」,也就是「化身德」。「從緣起」一般地可以理解為種種的小乘法門、方便法,從有形有相的萬事萬法這個相上來觀照。我們前面講「十如是」,第一個「如是」是什麼?「如是相」,這就是「佛種從緣起」——離開世間法的萬相,不足以體悟到「真如本性」。

是故說一乘:這個「一乘」法把人、天、聲、緣、藏、通、別、四聖六凡、有情無情一切法,歸於一個念,這叫圓教「一乘」法。

是法住法位:這是進一步解釋「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法住」跟「法位」從意義上來講大同小異,都是講我們真心本來面目的特徵,即「心無所住而無所不住」,叫「法住」。心無所住是不是講「離一切相」?而無所不住是不是講「即一切法」呀?「不住」是專門破我們世間人的分別法,對待法,認為:它住在這裡,就必然離開那裡。所以講「不住」,是不住一處;那講「無所不住」呢,就是沒有哪裡它不住,這就是表「萬法歸一」——諸佛菩薩、天人鬼畜、泥巴瓦塊都是我們一個念,一個真心。那麼從「法位」來講,就是它在什麼地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