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方便品第二(3 / 8)

各人的慾望和妄想,這個「精進力」特指修行人想成佛的心;「及諸根利鈍」,這個「根」是從時間、空間所形成的種種習。善習就是善根,惡習就是鈍根。無量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並以此作為教化眾生的資糧。

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隨應方便說」就是觀機逗教——有的要哄哄騙騙;有的要安慰;有的要勸導;有的要訓斥;有的還要挖苦諷刺;有的可能還要動動手、抬抬腿、瞪瞪眼睛。諸佛菩薩、善知識、老師既可以善相教化眾生,也可以惡相成就眾生。作為學生,作為弟子只可以感恩戴德。你不可以打妄想。這是自古以來祖師大德的教誨。世間法還有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何況我們修行人啊!有時師父還可以不理睬,但不理睬就是最大的理睬,明白嗎?不理睬的時候你就要生慚愧心,去觀照自己。

有一個弟子經常向師父請法,師父就是不理睬他。他總認為師父有什麼妙法不告訴他,到最後師父快臨終了,他一不做二不休:今天你老人家到底傳不傳法?不傳法我就要你的命!反正也不指望你了。所以他師父想了一想:法倒是有啊!可是你往哪裡裝啊?就這一句法,弟子開悟了,跪下來磕頭:師父,我明白了!明白了什麼?這個人太傲慢,自以為是。像這樣的人,你左講他左擋,右講他右擋,他屬於世智辯聰。我們要體會到做老師的良苦用心吶!在一個道場裡最受委屈的就是老師。你們誰能理解到,誰就能成就。有些事情爛在心裡還不能講,講出來又是一種是非。所以「隨應方便說」,還可以「隨應方便不說」,世間法也是一樣,「一人難稱百人心」吶!

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我以智慧力,知眾生性慾,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

一目瞭然,講到底都是在因病施藥、觀機逗教。所以各種根機啊,皆得受益。

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

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

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

深入諸邪見,以苦欲舍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在《金剛經》佛講了五種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只能見障內物;天眼可以見障外;慧眼可以見空性;法眼呢,能夠達文字之義;到了佛眼呢,對前面四種眼已經達到圓融、圓滿。所以成就了「佛眼」呢,對萬法萬相無所不知。

眾生在迷中,入生死險道:佛作為過來人,一本全知;可是在迷惑中的眾生並不知之,不僅不自知,他還會拒絕佛的教誨,拒絕善知識的幫助。所以法華道場唯一的宗旨就是勸導更多的同修來接受我們的幫助,不管你是出家、在家,免費吃住,提供學習用品,甚至配備必要的一些工具。這也是按照《法華經》的教誨,菩薩的責任就是要幫助眾生。可是那些吃喝玩樂的眾生,死到臨頭他都不知道恐懼。人命無常,在呼吸之間吶!就算你過一百歲,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有修行。「生死險道」就是險啊!一口氣不來就作古。

我們曾經做了兩次法會,特別感慨萬分。21歲的小夥子到鄭州去旅遊,一個午休沒有了。什麼病呢?醫生講是突發性心臟病。可是他父母、叔父母都講,這個小孩子從來沒有生過病。沒有病的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有病的人?21歲的沒有病的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已經人到中年,年過半百了,是不是?你還在麻木不仁什麼呀?有智慧的人要抓住當下,假如我明天就要死,現在該怎麼辦?所以叫「朝聞道,夕死可矣」。先把這個問題解決,把了生死的問題解決,其它的天大的事情都可以放下。要這樣修行才沒有遺憾。「入生死險道」: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險道」之中,事事處處都在「險道」之中。

相續苦不斷,這裡講的更重要。你今生不了道,生生世世六道輪迴。大部分人要先到地獄道,再到鬼道,後到畜生道;再看你表現怎麼樣,到人道。人身一失,萬劫難復——這一次人身丟了,要過萬萬億億年,修得好才得一個人身。再得人身再不好好修行,又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深著於五欲: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犛牛長在青藏高原,尾巴特別好看。但這個牛特別鬼,我們想去看看它,馬上就跑,不像普通的牛。因為它尾巴好看,人就想要,那麼它把尾巴割掉,命就可以保得住。但是你怎麼樣都搞不到它的尾巴,你這樣一摸,它把尾巴往那一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