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藥草喻品第五(6 / 8)

」。往往這些官位很大、腰纏萬貫之人,他看不起唸佛人,因為這一念心他來世必受惡報,這叫痴福。有智慧的人不修人天福報。

既聞法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法有大小,聞小法也能慢慢離開煩惱習氣和障礙,漸漸入道;聞大法你當下「離諸障礙」。

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佛反反覆覆打比喻,就是要令眾生想明白。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不要忘記了把我們的心量開啟。諸佛說法跟一雲一雨道理是一樣,關鍵在於眾生要信、要解、要悟、要證。「佛不度人,唯人自度」。迷惑是你們自己的根性問題,不要去怨天尤人。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

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瞭無礙。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盤,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

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

一相:就是「一實相印」。用實相來講:「無相之相」、「無不相之相」、「無相無不相之相」。用「如來藏」來講:即「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真實理體。你怎麼樣講它都是這個樣子。一味: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以它指導我們修行。

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這三個名相又是在分別解釋修行的原則次第。它們通小通大,通凡通聖,我們按照圓頓大法來解釋。「所謂解脫相」,造業當下就是解脫,業障本來空。你明白了「一心三藏」,是非、好壞、聖凡、有情、無情、善業、惡業,當下都是這個念。你懂了,深信不疑,當下就解脫;在中陰身期間徹底解脫。

「離相」:為在相離相,煩惱即是菩提,迷惑即是般若。不是修禪宗眼睛一閉什麼也不管,三十二相都是「無明相」。圓教看任何相都是佛相——在人相是佛,在泥巴相也是佛。守住這個念。我這個人什麼也不是,什麼也是;講我是佛也是對的,講我是牛馬豬羊也是對的,在人相離人相。這是我們真心本來面目隨緣顯現的一個法而已。「離相」就是講「煩惱即菩提」,不必為煩惱習氣去著急,你不要理睬它,它就是菩提;但是可不是鼓勵你去搞煩惱習氣,如果這樣,那說明你還沒有離相。這是無上妙法!

「滅相」:苦即是法身。「滅相」無非是被生死所苦。我們明白了,現在生死是不是假的?我們從來沒有生過,從來也沒有死過。拳頭變成手掌,拳頭滅了沒有?那手掌生了沒有?是不是「生死不二」?手掌再變成拳頭,手掌滅了沒有?拳頭生了沒有?生滅是在表演而已。那來世怎麼樣個生法就大有文章可做啊!就看這一生怎麼樣行持。有些人一邊在學「如來藏」,一邊拼命地去吃喝玩樂,這就沒有智慧。

許多朋友和弟子們請我吃飯,我說:「你請我吃飯的話,我一吃我心就痛。你把這個吃飯的錢能夠拿來放生多好啊!這是對師父最大的供養。」我總是這樣勸導,我們要把可以省下來的錢用來救度眾生,明白嗎?就是印幾份光碟也就幫助人開智慧。就是毛主席講的,節約每一個銅板,為了戰爭事業。我們現在要節約每一分錢,為了如來家業!這個很重要啊!

究竟至於一切種智:這「一切種智」分為「一切智」與「道種智」來觀照。「一切智」就是知道我們的心能夠變現出萬法,在空見有,不需要現有,他心裡就知道,這叫「明心」;「道種智」呢,知萬法皆由我心變現,在相迴光返照到心,這叫「見性」。所以明白了這個「一切種智」就叫「明心見性」。比如說這個拳頭是不是一呀?在拳頭的當下我們就知道能夠現出錘子、剪子、掃把、木排、布、兔子的耳朵、狐狸的尾巴,它能現出一切,就在這個拳頭上它就知道現出這麼多相來,就知道心能現萬法,這就叫「一切智」;「道種智」就是拳頭現成手掌以後,知道它這個有形有相的手掌當下就是無形無相的拳頭,還知道這個錘子就是這把剪子,這把剪子就是這把木排,這個掃把就是這塊布,所以這裡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這就叫「道種智」。只有圓教才能證得「一切種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