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勸持品第十三(3 / 5)

大的「忍」。這叫「無忍之忍」。

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

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於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只劫。

耶輸陀羅:譯作「持譽」。她嚴格受持「如來藏心戒」,成就無量智慧光明,所以這個法號是相圓融。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及耶輸陀羅比丘尼,並其眷屬,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世尊導師,安隱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諸比丘尼說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於他方國土,廣宣此經。

其實這段授記,屬於節外生枝。因為佛前面已經籠統宣佈授記了,無奈這兩位菩薩她還有這麼點小執著,所以佛也就隨順了一下,這樣有點人情味,大家也可以理解。

世尊,我等亦能於他方國土,廣宣此經:一點不含糊,大聲提出來,生怕到時候要發配到娑婆世界來。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轉不退法輪,得諸陀羅尼。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復作是念:佛今黙然,不見告敕,我當云何?

時諸菩薩敬順佛意,並欲自滿本願,便於佛前作師子吼,而發誓言:世尊,我等於如來滅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眾生書寫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法修行、正憶念,皆是佛之威力。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世尊視:眼睛看一下,這就是佛在定中溝通加持。所以下面這些菩薩馬上心領神會。意思來講:你看看我們這些不爭氣的弟子,還沒有一個想到娑婆世界來呢!你們這些菩薩看怎麼辦吧。

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轉不退法輪,得諸陀羅尼:「諸陀羅尼」就是總持大法門。以「一心三藏」這種智慧時時、事事、處處把握一切的萬法。

若世尊告敕我等:這是跟佛溝通。意思來講啊,你叫我們來我們肯定願意來,你不叫我們來,就好像有點喧賓奪主了。持說此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只要你命令我們,我們一定會依佛教誨,廣宣《法華經》。

復作是念,佛今默然:又這樣考慮,佛不說話。不見告敕,我當云何:那我們怎麼辦呢?還是在跟佛溝通,作定中溝通。

時諸菩薩,敬順佛意:溝通好了,說明佛已經給他們下達了指令了。佛的意思:你們自己看吧。並欲自滿本願:說明這是他們自己親願的。

世尊,我等於如來滅後,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眾生書寫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法修行、正憶念,皆是佛之威力。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有沒有把娑婆世界漏掉啊?意思就包括可能有的世界比娑婆世界還要苦,我們都不怕。如果光講我就要到娑婆世界來,就好像不給阿羅漢一點面子——看,怎麼樣?你們這些膽小鬼,你們不來我們來。所以這樣問很有智慧,既包容了娑婆世界,還不至於給娑婆世界的那些初發心的菩薩丟面子。這也是菩薩的智慧。你為了教化一個人,說法繞一個彎子,又給了他面子,又叫他開了智慧。這也是佛菩薩的慈悲心。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

惟願不為慮,於佛滅度後,恐怖惡世中,我等當廣說。

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當忍。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

或有阿練若,納衣在空閒,自謂行真道,輕賤人間者,

貪著利養故,與白衣說法,為世所恭敬,如六通羅漢,

是人懷噁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練若。好出我等過,

而作如是言,此諸比丘等,為貪利養故,說外道論義,

自作此經典。誑惑世間人,為求名聞故。分別於是經,

常在大眾中,欲毀我等故,向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

及餘比丘眾,誹謗說我惡,謂是邪見人,說外道論議。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諸惡,為斯所輕言,汝等皆是佛。

如此輕慢言,皆當忍受之。

惡世:惡時、惡土、惡人,全部包括在內。無智人:他不是修行人,反而看不起修行人,打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