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至,臨江縣豔陽明月交替著長風沛雨,這日慕無離一如往常同慕無寂一起乘馬車去岱縣巡河道,慕無錚特意挑了這日沒同二人一起去。
慕無離並未過多在意,只當他是犯了懶,便也由他去了。
—— 於是,午後時分,臨江縣縣衙的知縣、縣丞以及主簿紛紛齊聚於驛館的那方小小庭院之中。
可乍一眼望去,眾人竟皆雙腳懸空,待走近一瞧,才發現他們被麻繩緊緊捆住,如同粽子一般被吊在樹上。
慕無離身姿慵懶地半躺在樹下的躺椅上,膝蓋上枕著一本書,手指輕輕夾著茶盞蓋子,小口啜飲著手中的茶水。
那杯裡盛著的是從宮中帶出的頂級雲井烏龍,此刻茶溫恰到好處,揭開茶盞,馥郁的清香撲面而來。
慕無錚嚥了那口茶潤了喉才慢悠悠把手裡茶放下,目光逐次掠過樹上三人,從一旁的石桌上拿起孩童手臂般粗的鞭子,朝樹下那塊空地如疾風雷雨般狠狠抽去。
雖是對著那三人腳下的空地打,但那鞭笞帶來的巨大聲響還是把樹上綁著的三人嚇得不輕。
“前幾日本王好心請三位品嚐這宮中的上等雲井烏龍,不想幾位茶倒是喝了,事情卻陽奉陰違…… 原是幾位喝不來宮中的好茶,反倒鍾情於罰酒…… 怎不早些告知本王?”
慕無錚語調閒散隨意,卻令樹上那三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面色煞白。
劉知縣額上冒出豆大的汗珠直往衣衫裡流,前胸後背都溼了半身,汗涔涔的。
他們也未曾想到這端王竟然如此蠻橫狠辣。
前幾日端王前來,吩咐三人傳令在太子生辰當日,縣裡家家戶戶務必於戌時燃放白色天燈為太子祈福慶生,且要在天燈下繫上書寫太子功績的紙縷帶,還不能讓太子知曉。
臨江縣的這三人聽完此事後,面面相覷,雖暫時對著慕無錚應下此事,卻實不敢為。
官場之人,即便如他們這般七八品的小縣地方官,也都知曉端王與太子之間不和。
那趙主簿從驛館回去後,便憂心忡忡地對劉知縣說道:“縣令大人,這端王殿下吩咐太子生辰當日縣裡家家戶戶放白色天燈就罷了,可竟然還要寫上太子昔年功績.......這哪是給太子賀生,這分明是咒太子短命麼!咱們可不能輕易趟這渾水啊.......”
劉知縣內心只道這端王和太子在朝廷裡鬥得熱火朝天也就罷了,如今他這小小縣衙竟也不小心被當作池魚殃及了。
他哪敢真的照端王說的做去得罪太子?不怕被北境的鐵騎踏破胸膛麼?
只是沒想到端王竟如此心狠手辣,得知下頭之人並未照辦,竟直接命手下將他們三人從縣衙強行 “請” 來,吊在樹上給下馬威!
劉知縣當真是苦不堪言。
“劉知縣沒話要說麼?”慕無錚神色冷峻,斜睨著樹上的人,“究竟是不把本王的話當回事,還是壓根兒不認可太子殿下這些年為我朝殫精竭慮?”
慕無錚下達此命令時,亦許了好處。
他念及如今許多岱縣災民暫被安置在臨江縣,水患過後,岱縣百姓大多一貧如洗,生計艱難,便自掏腰包從端王府的私庫撥出一筆銀錢。
這幾日為太子趕製天燈、祈福吟誦,乃至生辰當晚燃放天燈之人皆能獲得不同的賞錢,多勞多得。
如此一來,也算他慕無錚行了善事,太子殿下知曉了想必也會高興。
只是沒料到這臨江縣縣令竟敢對他陽奉陰違,多日過去,縣裡民眾對此事依舊一無所知,想來定是這劉知縣對他交代之事敷衍了事,蓄意推脫。
那劉知縣被這一鞭喝聲驚得回過神來,片刻後才慌張地找回自己的聲音,在樹上掙扎晃動著身體,吐出幾句真心話:“殿下慎言!並非如殿下所說,只是按永晝習俗,放白燈乃是祭奠已死之人,而太子殿下尚在人世…… 燃放白燈並撰寫功績實在是不吉利啊!”
慕無錚眉心微微皺起,心中怒火微燃,終是忍不住 “啪!” 地一鞭狠狠抽向三人的小腿處,“陳規陋習!誰說放白燈就一定是祭奠死人?若有人敢詛咒太子…… 本王絕不輕饒。”
紅黃之色用於慕無離身上皆顯庸俗,唯有世間至純之色才與那人相配,就如那夜夜皎潔的天上明月,不正是純粹的白麼?
在淮北之時,他在殿下面前所放亦是白燈。
這時,冬易小跑著進入庭院,俯身湊在他耳邊低語:“殿下,今日河道邊事務甚少,太子殿下的車馬已回到縣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