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跋扈心狠的慕無錚此刻竟難得地慌亂起來,他從躺椅上直起身,“你,趕緊將他們弄走…… 從後院出去!還有,天燈之事務必緊盯他們辦好,跟在他們身旁,辦不成不許回來!”
冬易幾柄袖箭瞬間飛出,劉知縣與趙主簿、陳縣丞一同重重摔落在地,發出沉悶的響聲,三人狼狽地躺在地上,疼得不住哀號呼喊。
冬易朝賀梁、昝瑞招招手,三人將劉知縣等人連拖帶拽地往後院帶去。
從後院出門後,冬易將三人扔上馬車,自己也縱身跳了上去。
庭院瞬間安靜下來,唯有慕無錚仍坐在躺椅上。
沒過多久,慕無離跨門而入,剛踏入庭院,他便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的寂靜。
慕無錚見他歸來,滿臉欣喜,如歡快小雀般飛身撲進他懷中,還刻意用身子擋住慕無離的視線,不讓他瞧見躺椅下的鞭子,“殿下回來了!”
聲音中滿是喜悅。
慕無離順勢摟住他的腰,美色在前令他瞬間將諸多疑惑拋諸腦後。
“院裡無人你便如此肆意妄為?”
慕無錚笑著在他脖頸處蹭了蹭,“有人在亦要放肆,有人在亦要向太子殿下討寵。”
慕無離見他這般驕縱可愛的模樣,心中熱意湧動。
他想起離開之前慕無錚曾說今日要在驛館研讀《六國論》,便開口問道:“不是說要看六國論麼,解得如何了?”
慕無錚心虛地小聲嘟囔:“錚兒疑惑頗多,還望殿下為錚兒解惑。”
慕無離未曾起疑,擁著他走進屋內,當真站在書案前為他逐字逐句地講解起《六國論》來。
慕無錚坐在書案一側,一本薄薄的《六國論》隨意地攤開在桌上,慕無離站在他身旁,揹負雙手,神情平和。
慕無離為慕無錚逐句解說《六國論》,慕無離講書時並不嚴肅,反而語氣溫和得像是一道暖流流進慕無錚耳裡,融得渾身都舒暢。
“錚兒以為蘇洵這篇《六國論》寫得如何?可稱得上治國良策?” 慕無離緩緩問道。
“蘇洵之《六國論》,思想深邃、論證嚴密、言辭犀利,確為治國之良策也,只是國策雖佳,卻亦有可商榷之處。蘇洵認為.......六國破滅,弊病在於賂秦,賂秦致使國力虧損,此乃破滅之道。此論固然有理,然除賂秦之外,亦有其他緣由。”
慕無錚回答得極為規矩,認真的模樣好似學堂前那眉眼稚嫩的學童。
慕無離見他這般乖巧,心中愈發憐愛,不禁惋惜他從前未有父兄與先生悉心教導。
慕無離有意鼓勵他,“錚兒聰慧善思,吾願聞錚兒高見。”
慕無錚不知何時竟學得了慕無離言簡意賅的說話風格,“六國之君,或目光短淺,或苟且偷安,或用人失當,或聽信讒言,或自相殘殺,此乃六國破滅之因也。”
慕無離聽聞此言並未多加評判,而是繼續循循善誘道:“六國破亡之故,的確並非單一憂患,錚兒所言甚是全面,可詳細道來,吾願靜心聆聽。”
慕無錚思索片刻,“秦變法之後兵強馬壯,六國王侯忌憚,只得賄秦而致國力虧損,以此避戰保全自身富貴榮華,此既是因秦國強悍,亦是六國王室苟且偷安、互相攻伐,視子民如草芥般拱手相讓,以求自身一時安寧,才使秦屢屢獲取城邑,故而愈發強盛,但深究其根本,乃盛時固步自封,弊病在於不知思變也。”
慕無錚原本心中尚有猶豫,可望著慕無離那平和且毫無評判之意的眼神,莫名地安下心來,繼續說道:“盛時不知變革,衰時便只能步步退縮,以土地侍奉秦國,然此不過是抱薪救火,天下城池有限,而人心貪慾難填。”
慕無離微笑著看向他,“秦國亦有不變之處,如秦法,自商鞅變法後,一直沿用,未曾更改。
“秦法之不變,乃持秦法之威信與穩固也。但六國變與不變只為持眼下片刻夕安,所向非正道與公義,或守舊,或擾亂,終致毀國。”
“那錚兒以為,身為一國之君,出賣城邑以保其位,當屬何罪?” 慕無離凝視著他,目光深邃如潭。
慕無錚心口猛地一跳,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皇帝竊國叛國最終登上皇位一事。
他滿臉驚愕,太子殿下為何突然與他探討六國國君賣城池之罪?
難道他知道些什麼?
他思慮片刻,望著慕無離幽深的眼底,微不可察咬牙道,“賣城邑保其位者,為天地所不容,當屬千古大罪也,九族株連亦不能贖,挫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