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妃見朱慈灶語無倫次便知道他動心了,她不待朱慈灶說完呵斥道:“堵姑娘想去做先生你還囉嗦什麼,我看這事就這麼定了,待新年開學便請姑娘去上課,府上安排個渡船每天接送,你還得開薪水給堵姑娘。”
堵怡和慌忙擺手拒絕道:“我不需要薪水的,我只怕教不好貽笑大方。”
朱慈灶筆直道:“沒事,能識字就能教,不懂你來我那邊多聽幾堂課就會了。”
這話惹的王妃忍不住想抽他,這呆子就不會說幾句哄人的話嗎?非得這個時候顯擺學問。
一行人也沒藏著掖著便一起回府吃飯,現代人都有誤解,以為古代招待客人的飯桌上不會出現女眷,其實不然,明代其實傳承了很多元蒙人的豪放,所以家宴並沒有太多避諱。
特別是堵大人帶著妹妹進門拜訪,所以府上也換來女兒家作陪。
因為吉王府家眷眾多,所以大廳用十張八仙桌拼了個長方形飯桌擺到廳口,吉王朱由楝帶著王妃坐上首神龕下,吉王身邊坐著堵胤錫堵知州,堵大人身邊坐堵家妹子堵怡和,堵怡和下首陪坐著王府未出閣的大小女兒六七個,女兒下首擠著孫女一大幫。
朱慈灶坐王妃身邊,也就是堵胤錫正對面,朱慈灶身邊是庶長子朱慈煃,朱慈灶身邊坐著九個大小庶子和一群孫輩。
這還是沒算上王府姬妾和幾個子媳,要不然,十張八仙桌根本不夠用。
因為今天招待長沙布政使大人,廚房今天破天荒做了很多山珍河魚大菜硬菜,下首一幫孫輩在義學堂天天吃蘿蔔青菜,所以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口水嘩啦啦的流著。
可王公貴族自有規矩,孩子們便眼巴巴的看著神龕下的王爺爺,朱由楝尷尬的對堵知州道:“府上兒孫眾多,等一下有失禮節之處還望堵大人莫見笑。”
堵胤錫三十歲年紀,下顎蓄了一束鬍鬚,這讓他看起來有一股凜然正氣。
堵胤錫笑著道:“吉王說笑了,無妨無妨。”
朱由楝道:“那我先敬堵大人一杯,”
堵胤錫趕緊避讓道:“吉王客氣了,使不得,使不得,應該是下官借花獻佛敬吉王一杯,下官堵胤錫祝吉王身體康健子孫興旺。”
朱由楝避讓道:“堵大人使不得,你看看我這,我這眾多子嗣,我是真的生不起了,”
而後倆人便愕然看見下首孫輩風捲殘雲的搶吃肉食。
朱由楝尷尬的笑笑道:“孫輩都進了橘子洲義學堂,平時見不到油水,失禮之處,切莫見笑。”
堵胤錫歡笑道:“這便是我預祝吉王子孫興旺的原因,王爺大德救災,又能以身作則齊家,如此家風,後世子孫必出大才。”
朱由楝謙虛道:“我就是個混吃等死的閒散王爺,非我之功,犬子朱慈灶勸我言:太祖子孫被大明百姓供養二百五十年,如今百姓有難,總得有人回報一二,吉王府能力有限,往後…”
王妃看吉王語塞解圍道:“好好的家宴說什麼傷感話,說不定明年就風調雨順了呢,”
堵胤錫端起酒杯站起來向朱由棟行大禮道:“我堵胤錫替受苦受難的百姓感謝吉王府大恩大德,堵某不才,以後有用得著之處,但請吉王開口吩咐。”
朱由楝此生是第一次聽見有州官說這樣的話,他動情的一飲而盡道:“哪敢勞煩知州大人,只有堵大人能約束長沙府各級官員少彈劾吉王府圖謀不軌便知足了。”
堵胤錫聽見這話一陣愕然,但吉王如此要求乃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算京官下放,出京前皇帝便親自召見叮囑他多留意吉王動作。
倆人相互敬了幾杯酒後,堵胤錫便和對桌朱慈灶攀談起來,朱慈灶是真的不習慣面見官員,他一個工科男,後世他就有點社恐,迴歸大明後他更怕接觸大明官員。
主要是這個時空的官員有點傲,他們自認為兩榜進士出身打心底看不起任何人。
就比如上一任布政使王大人便專程去橘子洲義學堂考察,然後便當面考校朱慈灶詩書經義,朱慈灶自然一問三不知。
王大人鄙夷的搖搖頭,再翻看他教授的課本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俗體字和鬼畫符簡單算術,便一甩袖子揚長而去。
所以對這個堵大人,他一樣恐懼,他是生怕這人也是如此的自大和迂腐。
所幸堵胤錫只過問了些義學堂有多少學子,如何安排衣食住行,如何管束眾多學子,最後,堵胤錫一臉敬佩道:“不愧為天家血脈,如此眾多學子竟被安排得井井有條,本官最近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