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2 / 4)

小說:龍騰原始 作者:那年夏天

自己不斷地將一些知識系統地教授給這些所謂的老師,自然就可以讓他們代替自己,相當於分身一樣教授給更多的人。

為了讓人通俗易懂些,教授知識的人並不改叫教師,而是繼續保持原來的稱呼——傳教士。受教之人,自然就稱呼為學生了。

一種文明如果沒有了文字做載體,一年年地流傳給後世,那麼這個文明無論當時多強大,也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漸漸消失。人類千萬年前的祖先,就是因為沒有太多的文字來記載,一個接一個種群和文明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僅留下近乎化石一樣的殘骸和幸運儲存到後世的破爛工具,在歷史考古學家的一步步研究中還原出來。但是,這些所謂的考古歷史專家,他們對人類祖先的研究是否真實,那就不得而知了。興許千萬年前,人類的文明比現在還要強大呢?誰說得準。對專家教授的專業水準,華曦一直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既然命運將華曦穿越回到這個蠻荒渾濁的世界,華曦也懶得理什麼歷史程序顧慮了,當然是活得瀟灑痛快,更重要將人類的生活水平提高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用文字記載下來一箇中國人在古代的真實歷史,讓那些所謂的專家教授滾蛋,讓中國人的足跡和文化走遍大江南北,八荒**!

象形字、龜甲文、繁體字等等,這些都是人類的偉大發明,但卻不是一個優秀,甚至乎不是一個及格的資訊載體。雖然創造了這些文明的部族在他們發展的過程中佔據了一定的優勢,譬如資訊的傳播、記載等都離不開文字。

但無一例外地,新的文字出現不斷代替了舊有的文字,正如文明的新舊交替一般。這都說明了這些文字雖然足夠偉大,但卻都是劣質貨。華曦自然是教授簡體中文字,以簡體中文作為傳播中華文明,記載部落歷史的載體。

中華部落要想成為征服八荒的強大部落,甚至是統一天下的國家,帶領人類走向更高層次的科技文明,首先就必須將簡體中文字和普通話推廣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以此確認中華人的優越地位,發揮強大的推動程序作用!

現在,簡體中文字和普通話的推廣應用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二者基本在整個部落內應用推廣開來,聯盟各部族內,那些佔據著生產資料的權貴階層也普遍以普通話為不同部落之間交流的語言,造成這個結果其實也是因為中華部落的經濟強勢,來往進行貿易的部落無論是數量還是頻率都比任何一個部落要多,普通話語言自然也就成了不同部落之間交流的通用語。文字倒是比普通話要稍微遜色一點,不過也有不少外族人以懂得寫上幾個簡體字而自豪。

不弱的基礎,造就了一個良好的契機,華曦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契機。在中華學院修建的過程中,華曦一方面不斷狂打外交牌,緩和白狼族這類對自己充滿顧慮的敵意部落的情緒,拉攏其他部落向自己靠攏,以經濟優惠的政策做誘餌,擴充自己在聯盟的勢力。讓艾則孜沒有藉口發動攻擊,或是對中華族顧慮。另一方面,在穩定部落內部,外交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華曦抓緊時間“碼字”,編寫教科書。

華曦不認為原始人就一定要從象形字學起,根本就是無稽之談!現在他開足馬力,將記憶中所想得到的字、詞、句按照難易程度分門別類,分開小學六個年級來編寫。因為只需要編寫上一本,所以相對的來說,工作量並不太大。他可沒打算寫上幾百本幾千本分發給學生閱讀,到時候寫好第一本樣板教科書後,直接讓傳教士按照原版抄錄出一批就可以了。

數學方面,華曦自然是以阿拉伯為基礎,再說阿拉伯數字已經在部落和聯盟內形成了一股交易的通用數字。華曦可不認為漢字的數字在計算方面,能夠比阿拉伯數字要先進。現代通用的阿拉伯數字能夠在全球達到唯一一個數學代號,那必定是有原因的。再說,要是華曦讓自己用漢字來計算,他還不知道怎麼自創呢!

在與祭司、部分傳教士商討教學的時候,有個傳教士就華曦所困惑的教科書數量問題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完該學期的知識後,假期作業就是到學院抄錄一定數量的教科書。對傳教士這個提議,華曦十分滿意,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了教科書的問題,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重新複習一遍,一舉兩得!

秦始皇統一文字和度量衡,這不但是秦國強大的原因之一,同時也被後世學者認為是對中華歷史發展的推動力上,輝煌的一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筆。要不是嬴政後期的殘暴和兒子的無能,秦國也不會那麼快玩完。

度量工具,華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做出了統一規格的秤砣、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