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小說:乾隆皇帝 作者:雙曲線

日光華”十個貼金大字黃燦燦明亮亮耀人眼目。六七個外省來的大員坐在門房東客廳喝茶抽菸嗑瓜子兒聊天等著張廷玉接見。門上人見是他來,忙上前打幹兒請安,說道:“我們中堂爺正在見客。六爺不同旁人,小的這就帶您進去。”

“你還是先進去稟一聲,”傅恆笑道:“張相要忙著別的事,我明兒這時辰再來。”未等他說完,那長隨飛也似地跑進去了。傅恆還是頭一回這麼鄭重其事地等著接見,百無聊賴,想進客廳和眾人閒聊,又實在陌生,試了幾試沒有進去,已見那家人上氣不接下氣跑來,卻沒和傅恆說話,先進客廳給幾個官員打了個千兒笑道:“列位和劉大人還沒說完,這邊傅侍衛又有欽命差使來見。張相叫小人先給大人們賠個情兒,明早上朝我們爺們爺先見你們幾位。要實在有要緊事,小人這就回去稟,不過要略遲一點。張相這會子抽不出身子,明兒見面當面再賠不是。”幾個官員聽著早已站起身來,連連說:“請上覆中堂,明兒我們拜見就是。”說著眾人便都辭了。

傅恆跟著那家人進來,笑道:“真沒想到張大人忙到這個地步兒。”家人一手提燈前頭弓路,笑道:“訥親相爺如今進了軍機處,我們中堂如今寬鬆多了!自我爺爺跟著中堂,沒見過他一天睡足過三個時辰!”傅恆聽了不禁暗自感慨,隨那家人七折八彎進來,卻還是上次吃茶的書房,只是堂前門楣上新增了一塊匾額,上面御書“紫芝書屋”四個大字。傅恆在廊下略頓了一下,跨步進堂,只一個揖,說道:“衡臣中堂好忙!”

“六爺來了,快請坐。”張廷玉正在和兩個官員說話,忙站起身笑道:“您是正經國戚,往日直出直入的,今兒怎麼這麼客氣?——哦,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鄂善——”傅恆一下於就笑了,說道:“熟得很。不是在禮部當侍郎麼?”“那是前頭的話,現在改任兵部侍郎。”張廷玉笑著,又指另一位官員說,“這位是山東糧儲道劉康,卓異、嶽濬保薦的摺子上說他是‘山東第一清官’。皇上說留京辦差,也分到兵部任員外郎——這位是乾清門二等帶刀侍衛傅恆傅六爺,已經外放作欽差,眼見要出京巡視了。”劉康忙向傅恆一躬,說道:“六爺去過山東幾次,卑職在李制臺衙門裡曾見過一面。不過官微職卑,六爺不一定記得卑職吧。”

傅恆上下打量了劉康一眼,矜持地一笑,說道:“我還記得。你原是新城縣令,後來又升任德州知府,賀露瀅的案子不就出在你任上麼?”劉康很不願就這個題目說話,忙道:“六爺真好記性。我們嶽中丞還沒記得這麼清爽呢!那年六爺放糧,一斗一升都親自過目,山東人至今說起來都還念念不忘。不過也有些胥吏發牢騷,說都似六爺辦事這麼認真,這碗官差飯吃著還有什麼意思呢?”他不卑不亢,有褒有“貶”,正搔到傅恆癢處,奉迎得傅恆哈哈大笑,說道:“我去放賑,自然要賑災民,我才不管胥吏們是怎樣說呢;他們罵我一聲,只怕上天倒要保佑我長壽一天呢!——張相,你們還接著說,我的事不急。”

“其實要緊的事也都講完了。”張廷玉回到座位上,吃著茶說道,“苗疆的改土歸流整整打了七年,我粗算一下,國家用銀至少兩千萬兩。撫卹陣亡將士家屬的銀兩,還沒有匯總報來。你們既然去兵部,就要多想想練兵的事。張熙沒撤差前上過一份奏摺,我軍幾幹人圍一個土寨,苗寨只有幾十個人出來迎戰,幾千人嚇得抱頭鼠竄,自己人踏死自己人。我是個書生,不會帶兵,連我也吃驚,主將指揮有誤固然是重要原因,兵沒有練我看也是一條。難怪主子氣得把御膳桌子都掀翻了。鄂善,你到兵部就主管練兵的事,不但古北口,各省的綠營、旗營都要練,職方、武庫、武選等幾個司,你們到任都要看看,多給尚書提些建議,有部裡辦不到的,寫條陳遞到軍機處,兄弟請旨辦理。”

鄂善和劉康端坐聆聽,不時躬身稱是。劉康道:“卑職從沒有辦過軍務。但山東旗營、綠營裡的軍糧都是從我道上調撥的,吃空額吃得太厲害了。方才張相已經說過,西南軍事平苗只是第一步,大小金川早晚也要用兵、卑職想到各地營房走走,看到底是個什麼情形,回來向鄂大人和我們兵部主官合計一下,紮紮實實上個整頓條陳。”張廷玉一笑說道:“這些想頭都好。不過這是你們的部務,回去請示了你們尚書慶復,他自有章程。李衛那裡你們不要去了,他現病得七死八活,等他病好了再說吧。”說罷起身道乏,鄂善、劉康躬身辭出。傅恆笑道:“中堂,都這麼一個一個詳談,你忙得及麼?鄂爾泰、訥親他們那裡而常去,沒有這樣忙,這樣辦差似乎瑣碎了些。”

“沒辦法。如今官場耽玩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