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是視角”——在《視角法則》中,這是所有視角法則中的核心法則,也是整個視角學的基礎法則,因此也被稱為視角學第一法則。
此法則何以能夠成立呢?這就涉及一些更為基礎的問題:在視角學的視野中,整個世界以及所有的生命,其在本體層面,究竟是怎樣的呢?這個本體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它能夠成為本體?或者說為什麼可以將其視為本體?它與其他哲學中所說的本體究竟是什麼關係?這個本體有哪些共與不共的性質?
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從最根本的層面闡釋明白,那麼“一切皆是視角”這一視角學核心思想就可能被視為一種譁眾取寵、故作高深的奇談怪論,而無法真正利益到我們的生命。所以,本體論問題是視角學必須做出回答的問題。
(一)視角——視角學視野下的生命宇宙之本體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概念——“生命宇宙”。什麼是生命宇宙?這是生命哲學之生命視角學所持有的生命觀、宇宙觀、世界觀——每個生命都是一個生命宇宙,同時也是一個生命世界;每個生命同時作為自己生命宇宙中的主體和其他生命宇宙中的客體而存在;所有的生命宇宙皆是相互含攝的;無窮無盡的生命宇宙相互含攝,共同構成了無窮無盡的生命宇宙場;每個生命宇宙既是與其他生命宇宙全息合一的,同時又有著各自獨特的生命宇宙體驗。在生命之外沒有宇宙,在宇宙之外沒有生命。生命和宇宙這兩個概念所指向的物件是完全同一的,【生命】體現了其【主體性】的一面,【宇宙】則體現了其【客體性】的一面。但從根本上而言,生命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生命,因此最好的稱呼是【生命宇宙】,本質上它們是不可分割的。這就是生命視角學視野中的生命觀、世界觀和宇宙觀。對於生命宇宙,將在視角學認識論中進行詳述,這裡不再多言。
在此生命觀、世界觀、宇宙觀下的本體論問題,就變成了生命宇宙的本體論問題。
什麼是生命宇宙的本體?
對於此問題,生命視角學的基本觀點是,【視角】即是生命宇宙的本體。
為什麼不是物質、能量、資訊、精神、意識、心而是視角?
在生命視角學的視野裡,生命宇宙由五個維度構成——超級視角、心、視角、視界、視界。其中超級視角有隱顯兩種狀態。大部分生命的超級視角處於隱而不顯的狀態,這時生命宇宙即體現為剩下四個維度:心、視角、視界、世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四個維度已經完全涵括了我們日常所說的宇宙、世界、生命、物質、精神、能量、資訊、意識、心等所有的一切內容。
但在生命視角學的視野中,僅有這四個維度還不夠,還有一個更深的維度,即本體維度。此本體維度完全超越了“心-視角-視界-世界”的維度,在視角學中,稱之為超級視角。
物質、能量、資訊、精神、意識、心,這些範疇,皆涵括於“心-視角-視界-世界”這四個維度中,代表了由這四大維度所構成的非全量生命宇宙的某一方面的特質、特徵、特性。
非全量?那什麼是全量?由五個維度構成的生命宇宙即是全量生命宇宙。由四個或四個以下維度構成的生命宇宙即是非全量生命宇宙。
在全量生命宇宙中,只有視角才能成為生命宇宙的本體,且是唯一本體,此本體之外再無其它本體。
而這個本體性的視角正是超級視角。
由是,才有了視角學第一法則:一切皆是視角。
視角,這一看似無比普通的“東西”,竟然能夠成為整個全量生命宇宙的唯一本體?
何以能夠如此呢?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