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法則(七):所有的視角悉皆平等,但並不等效(2 / 4)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竟的“視角”——“視覺”,非視角,非不視角,名曰“究竟覺”,不僅超越視界,更超越視角。不僅超越視角,更超越於心,是心的終極超越。在究竟覺的超越視覺下,一切“心-視角-視界-世界”皆空無其體而妙相宛然。

一切視角,皆空無其體,本自平等。一切視角,皆為心之妙相,本自平等。一切視角,皆為覺之妙用,本自平等。

攝相歸用,攝用歸體,攝體歸空,攝空歸心,攝心歸覺。心空覺明,心明覺空,明空心覺,心覺明空。瞭然一味,一性圓融。

至此,對於一切視角之平等性,尚有何疑?

2

所有的視角悉皆平等,但並不等效

強調視角的平等性,是為了解除對於視角的某種誤解——錯誤地認為視角之間從根本上就不平等。

為什麼強調視角的平等性如此重要呢?是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個最頑固的視角——“我”。當一個人總是以“我”這一視角為中心,無視其他的視角時,就將“我”之視角凌駕在了其他視角之上。

特別是當一個人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時候,就更容易以“我”為主,傲視群雄。但其實,他本自自由的生命已經被強大而頑固的自我視角所綁架而不自知。

只有深深地明白,所有的視角悉皆平等,那緊緊捆綁著他的自我視角的繩索才有機會鬆動,然後慢慢解綁。

“我”並非其他,而僅僅是一種視角。它與其他視角一樣,沒有任何本質上的不同,皆空無其體,皆無常變化,並無可以依恃的超越於其他視角的獨特實質。

如果我們進一步深入地考察,就會發現,“我”其實僅僅是一種執著,本自無我,但卻頑固地執著於有“我”。

所謂的“我”,就是執著於一種自他對立的視角,並在這種對立中不斷強化對這一視角的執著。

這讓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個場景:一隻小狗總想抓住自己的尾巴,可是它的尾巴比較短,怎麼也抓不到,但它總是不甘心,於是不斷地繞著圈子追逐自己的尾巴,然後就這樣不斷地一圈接一圈地轉著追,總是停不下來,直到累得不行了才停下來。

“我”,其實就是總是想抓卻怎麼也抓不住但還是忍不住要去抓的那個執念。

我們總想抓住更多的東西,用來充實“我”的慾望——我們嫌慾望不好聽,於是將它打扮了一下,變成了快樂、幸福、事業、財富等漂亮的詞。

可是不管我們獲得了怎樣的財富、地位、權力、名聲等等,“我”總是難以被填滿,反而會越來越不滿足,總是希望抓取得更多、更多、再更多。

然而,一旦變故來臨,這些看似非常真實的一切,就會像越吹越大的水泡一樣,突然破滅,曾經的真實感被幻滅感所替代,就像正做著一場好夢卻突然被驚醒,甚至還發現自己正身處險境危機四伏。

很多人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最後走上了絕路。但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被這個本自如夢如幻的世界欺騙了,更是被“我”欺騙了。

在“我”這個面具下,一直深深隱藏著的其實是不斷膨脹的慾望,和越迷越深的執著!除非我們始終保持著警覺與反省,時刻守護著自己心中的淨土,否則大機率會被戴著“我”之面具的慾望和執著所吞沒。

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總是會把生命不斷地引向慾望、放縱、執著、渴求、不滿、煩惱、痛苦、憤怒、仇恨……所以,決不能讓“我”一直凌駕於其他視角之上。

所有不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都是一種“無我”的視角。在“無我”的視角下,警覺、反省、自律、自強、精進、無私、大愛、奉獻等引領生命不斷昇華的視角系統才會逐漸成長起來,從而引領生命不斷成長、完善、昇華,不斷走向自由、智慧、圓滿。

“我”與“無我”,這兩種視角的確平等,但並不等效。每個人都有選擇某種視角的自由,同時也需要完全地承擔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所有結果。

明白視角的平等性,可以讓我們不再執著於自我視角的“優勢地位”——注意,這種“優勢地位”並不是視角本身本有的,而是我們的心賦予它的。

明白視角的平等性,可以使我們的心平等地看待其他視角,從而為心之視角的轉變創造機會。所有的視角均可平等地為自心所用,但任何視角都休想綁架自己的心靈,哪怕是“我”這一視角。

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要學會審視自己的視角,時刻保持警覺與反省之心。

當一個視角能夠幫助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