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法則(七):所有的視角悉皆平等,但並不等效(4 / 4)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視角,否則我們就無法悟入佛的視角。一切皆是視角,連我們的“自己”也是一個視角,而且是最頑固的視角。你無法扔掉“自己”這個視角,因為,你就是“自己”這個視角本身。所以,真正的放下,不是扔掉,而是轉變。視角可以轉變,只要我們放下對原有視角的執著,改變就會發生。所以,破除執著就成了禪宗最核心的教導。

而最奇妙的是,一旦破除了所有的執著,“超越性視角”就會自動顯現出來。於是,佛陀將“超越性視角”顯現出來的那一刻稱之為覺醒,亦名開悟。

所有非超越性視角及其呈現的視界,相對於超越性視角來說,即是夢,即是迷。學習佛法,即是學習悟入“超越性視角”的方法。如果你總在“非超越性視角”下的視界和世界裡尋覓佛法,尋求覺醒、開悟,是不可能實現的。也許你會說,我目前所有的一切都是“非超越性視角”,這讓我怎麼辦?

佛陀和所有歷代的祖師們已經擁有了超越性的視角,甚至可以說,超越性的視角已經成了他們生命的全部,所以他們有著無窮的智慧。他們最擅長的智慧就是“度”——即搭橋,在“超越性視角”和“非超越性視角”之間搭建一個過度的橋樑。他們都是最偉大的搭橋師,號稱可以搭建八萬四千多種橋樑。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各種新的橋樑也在應運而生。

但不管哪種橋樑,其核心架構都涵括了“緣起性空”這一橋樑中的橋樑,如果缺失了“緣起性空”這一智慧的心髓,那麼,你透過這座橋樑所到達的彼岸就絕不是“超越性視角”。

“緣起性空”是佛陀為“超越性視角”與“非超越性視角”之間搭建起來的最基礎同時也是最核心的“渡橋”。其他所有看似不同的渡橋,都是“緣起性空”這座渡橋的變化相。如果沒有“緣起性空”這個最根本的核心,那麼這座橋,就不是佛法意義上的渡橋。

從視角的角度來看,“緣起性空”則更像是一副眼鏡,是佛陀為我們準備的一個非常好的“觀”的工具。有了這個工具,我們就可以近似地觀看和體驗一下在“超越性視角”下,我們日常視角下的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因此,一定要記住,不要忘記了佩戴“緣起性空”這幅眼鏡,否則你一定會被“非超越性視角”下的“視界-世界”所迷惑。要時刻記得戴上“緣起性空”這幅眼鏡,當你戴上它,“非超越性視角”就變成了“半超越性視角”。

而隨著你佩戴習慣的加深,慢慢地,“緣起性空”就會從借用的工具變成內化的工具,漸漸地與你的視角合一,當完全合一的時候,一個大事件就會在某個時點發生,它看似偶然,但其實只是瓜熟蒂落——你生命中的“超越性視角”誕生了!從此,這個世界上就多了一個擁有“超越性視角”的生命。

那時,雖然你擁有了超越性的視角,但你仍然會驚奇地發現:所有的視角悉皆平等,但並不等效。

至於“緣起性空”這一“眼鏡”或者“視角”本身是怎樣的,筆者將會在後續的章節中詳細闡述,此處不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