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超級視角與西方主要哲學思想的關係
超級視角,作為生命宇宙之本體,同時也是生命哲學之生命視角哲學之本體。
視角學,全稱為生命視角哲學,其世界觀和生命觀為生命宇宙,而生命宇宙之本體為視角。
這裡的視角有兩層含義,在非超越層面,名之曰視角,在超越層面,名之曰超級視角。
西方哲學主要思想流派,從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其他各種思想,大體上都可以納入這兩類思想之中。
唯物主義之本體論可以用【客觀實在】來表示,唯心主義之本體論可以用【絕對意識】來表示。
而在視角學範疇中,與【客觀實在】對應的是【視界-世界】,與【絕對意識】對應的是【心-視角】。
它們之間並非不能相容,在視角學範疇中,它們皆是生命宇宙的一部分。沒有獨立於【心-視角】之外的【視界-世界】,同時也沒有獨立於【視界-世界】之外的【心-視角】,它們之間可以相對獨立,但沒有絕對獨立,本質上而言,它們是一體全息的關係。
雖然如此,從認知活動的主體性來說,【心-視角】居於主導地位,視角決定視界、世界,而視界、世界是視角的反映。
作為生命宇宙本體的超級視角,既不唯心,也不唯物,而是同時含攝心物,化現心物,統領心物。
在視角學智慧的觀照下,一切皆是視角。心是一種視角,物也是一種視角。主觀是一種視角,客觀也是一種視角。物質是一種視角,意識也是一種視角。能夠照見這些視角的,同樣是一種視角。
當我們去梳理東西方哲學思想發展史的時候,就會發現,每一種不同的哲學思想,其實都是不同的視角。視角不同,所見即不同。隨著視角的不斷深入、變化,哲學思想也在不斷地深入、變化。可以說,視角的變化是其哲學思想變化的先導。每一次哲學思想的創新,其實都是視角的創新。
視角學,並不去探討每一種具體的哲學思想的高下與深淺,而是從視角學獨有的角度去觀照哲學思想變化之先導——視角的變化。
以視角學的基本思想而言——當然,視角學本身也是一種視角——所有的視角都是平等的,平等而不等效。
從視角學的角度,我們可以看一看西方哲學思想的變化。
古希臘羅馬哲學階段:
1、以探索和思考【宇宙本原——客觀真理】的自然哲學思想,大體可以歸納為四類:
1)以某種物質元素作為宇宙本原的哲學思想。比如,以【水】【火】【土】【氣】等作為世界本原等;
2)以某種物理概念作為宇宙本原的哲學思想。比如,以【種子】【原子】等作為世界本原等;
3)以某種抽象邏輯形式作為宇宙本原的哲學思想。比如,以【數】作為世界本原等‘;
4)以某種抽象概念作為宇宙本原的哲學思想,比如,比【存在】作為世界本原等。
2、在上述哲學思想基礎上,側重研究【人】本身的哲學思想,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1)側重於人對真理的認知:比如【一切同樣真】【一切同樣假】【存在著客觀真理,認識真理也是可能的】等;
2)側重於人的道德屬性:比如【真正的知識是從具體的道德行為中尋求各種道德的普遍定義】等;
3)側重於發展人類思想中的抽象理念:比如,柏拉圖的【理念論】,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理論等;
4)側重於研究人的存在與生死問題:比如,伊壁鳩魯學派的人死魂滅論,此學派也常被歸納為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派。
5)側重於人類倫理學研究:比如,斯多阿學派的【宿命論】【禁慾主義】【悲觀主義】等。
中世紀哲學
中世紀,宗教神學佔據主體地位,“哲學淪為神學的婢女”,此階段主要哲學思想包括:
1)為宗教神學信仰提供理性解釋,研究內容包括神學本體論、精神實體、普遍與個別之關係等;
2)經院哲學中,唯名論與實在論關於共相與個別的爭論,體現了對思維與存在這一哲學基本問題的論辯;
3)宗教神學。宗教神學同樣是一種視角,即神學視角。在神學視角中,【上帝(神)】是所有一切存在的終極本體。
西方近代哲學第一階段
在經歷漫長的神學思想統治之後,於近代迎來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