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世界的真相(2 / 2)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但這樣的話,“心”就無法感知到“自己”。

“心”無法認知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心無法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就會認為自己“不存在”。

但實際上心是“存在”的,雖然是一種無形的存在。

矛盾產生的根源就在這裡。

靈明的心無法忍受自己的“不存在”。

雖然這“不存在”僅僅是因為無法感知到“存在”,而非實際上不存在。

但心卻希望證實自己的存在。

當心能夠證實自己的存在時,心才會安寧。

心希望證實自己的存在,這就是心產生認知作用的原動力。

當心感知到客觀物件時,心同時也認知到了自己的存在。

客觀物件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藉由著對客觀事物的認知而證實了自己的存在。不管是外在的物質世界,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其實都是心藉由認知到自己存在的“證據”。

證據的有無其實無關事情的真相,但一旦需要進行“證實”,證據就變得至關重要,以至於事情的真相是否成立,需要由“證據“說了算。

心由此對客觀物件產生了依賴性。

這依賴性,就是一切痛苦與煩惱的根源。

從本質上而言,沒有任何客體物件是可以被依賴的,它們只是映在心靈鏡子中的幻影。

所有的客體都是生滅變化的,沒有例外。

但心卻希望在這生滅變化中尋找永恆。

只要心還在向外追尋,痛苦就沒有終點。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其實,心只需要回過頭來認真地看一看自己,就可以終止這無休止的荒唐遊戲。

當心回觀自己,照見自身的永恆時,就一勞永逸地擺脫了對客體物件的依賴,心靈自證永恆,就無須再去尋找自己存在的“證據”。由此心靈就實現了對自己的超越,從此成為自由的心靈。

自證永恆而實現了終極自由的心靈,則能夠站在世界之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眾生原本是佛的真相——所有眾生的心靈皆是空靈、明淨、智慧而永恆的。

但不明自心真相的芸芸眾生,卻在心湖鏡面的幻像裡無休止地輪迴。喚醒在幻象裡輪迴的心靈是已覺悟的心靈最希望做的事情。

而對於已覺悟的心靈,在見證了自己的真相之後,就可以自由地遊戲於幻象紅塵之中,隨緣自在,自在隨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