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一元(2 / 2)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來越隱化。

而[生命性]主要來源於[陽性]、[心性]的一面。

當[物性]越來越明顯,[心性]就會越來越[束縛]。

這讓我想起了[貪吃蛇]的遊戲,貪吃蛇,正是在不斷地吃不斷地長大的過程中慢慢地越來越笨重直到最後再也無法動了,於是GAmEoVER。

生命的演化也是如此,雖然在最精微的層面,所有的生命都是由相同性質的[氣]構成的,但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有的[氣]陽性的一面佔據了主導,有的[氣]陰性的一面佔據了主導。而生命是由大量的氣凝聚而成,生命的性質就取決於這個大氣團的總體傾向性。

順著陰性的一面發展,在生命的具體表現上,就體現為身體越來越粗重,精神上則貪嗔痴慢疑越來越多,一切以這個生命體的自我利益為準則,於是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紛爭、痛苦、煩惱。

順著陽性的一面發展,在生命的具體表現上,就體現為身體越來越細微,精神上則越來越清淨,在生命體的總體表現上,就會表現為無私、無慾、無我、慈悲、智慧、安詳、自在等方面的特徵。

陰性一面的發展,順從了生命的物慾,物慾性的影響力量如果佔據了主導地位,生命就會不斷地物化,物化,背離了生命本有的靈動性,代表了生命的墮落。

陽性一面的發展,則順從了生命的精神需求,即獲得超越一切的自由,精神追求的力量佔據了主導地位,生命就會不斷地精神化,精神化,符合生命的靈動本性,代表了生命的昇華。

而生命要獲得最究竟、最徹底的昇華,不僅要昇華自己的[根本生命氣],而且要昇華與自己有關聯的[物氣]、[生物氣]、[生命氣],只有這些都同時得到了昇華,生命的整個世界才會達到全新的精神高度。

從整體角度而言,沒有什麼在[生命]之外,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聯絡的,沒有例外。[自覺覺他]本來就是生命昇華的內在要求。

對於[氣]而言,所有的一切都是[氣]自身,就像大海一樣,大海里所有的水都是水自身。大海上的一個浪花如果自認為有一個與其他浪花不同的[我],那僅僅是這個浪花的[妄想]而已。

而現在的我們通常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與他人不同的[自我],同時我們認為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本性],在[現象]上也許的確如此,但在最深層的真相上卻並非如此。一切物質和生命最深層的本質,皆是[氣],皆是[心],皆是[道],皆是[如來]。

生命所經歷的一切,皆是[過程],皆是[風景],皆是[遊戲]。

連生命本身也是[氣]的幻化和遊戲。

這[氣]無形無相,無邊無際,無內無外,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無善無惡,無增無減,卻能化生一切、化現一切、感知一切、不住一切,自知,自覺,自明,自靈,自在,自由,自然....

pS:

寫完此文之後,更清晰深刻地明白了[觀心]修行對於[昇華][根本生命氣]的重要意義——[根本生命氣]的運動傾向,取決於其總體傾向,沉溺於物慾,就會不斷地物化,不斷地削減物慾而專注於內心精神的追求,就會不斷地增強其精神性。精,即精微,神,即靈明。觀心修行,即是將整個生命的注意力專注地集中到自己的內心,不斷地清除物慾的陰效能量,不斷地增強覺知、觀照的陽效能量,雖然[陰性]能量不能盡除,但當這種[陰性]能量達到十分精微的程度時,就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最精微的[陰效能量]同時恰恰是最靈動的陽效能量,這種[陰陽無分]、[心氣無分]的狀態,正是最本源的[氣]的狀態,這種狀態是超越一切帶有傾向性的心和帶有傾向性的氣的。而[觀心]修行的最終目的就是達到這種境界,就是覺知這種境界,就是驗證這種境界,就是妙用這種境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