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認知視角之初階訓練(1 / 2)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二)視角學實踐次第

視角學之實踐次第,總體上而言包括三大部分:認知視角、訓練視角、妙用視角。每個部分包括三個次第:初階訓練、中階訓練、高階訓練。

1、認知視角之初階訓練

先說第一部分:認知視角。

視角學所說的視角,本質上而言是生命視角,生命就是視角,視角就是生命,而不是在生命之外另有視角,也不是在視角之外另有生命。

所以視角學實修訓練之初階訓練的主要目標就是透過一些方法的訓練,使修行者切身體會到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個鮮活的視角,別無其他。

在此過程中,按照方法進行訓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訓練中多加體會,以體會到自己就是一個鮮活的視角為目標,目標達成,即可進入下一階段的訓練。

因此,此初階訓練也可以稱之為生命視角導引訓練。

1)直覺法

直覺法最直接,最簡潔。生命所有的見聞覺知,都是生命視角之作用。生命視角,既有本體之意,也有從本體生起的作用之意。所以直接體會生命就是一個非常鮮活的視角,是最直接、最簡潔的方法。也可以說,這僅僅是視角的一種轉變,從之前自動自發地使用著視角而不覺,轉變為清晰地覺知到自己的所有一切見聞覺知無不是生命視角。並進而體悟到,生命就是視角,視角就是生命,無二無別。所以這是一種直覺法,即直接覺知、體會、體悟到生命視角,而無需藉助任何方法間接匯入。

2)直觀法

直觀法與直覺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直觀法,是直接將自己感知到的所有一切,都觀為是在視角中映現的一切。這種方法是透過視角與視界的關係而反觀視角。自己感知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呈現在“視角”下的“視界”。而能夠呈現“視界”的即是“視角”。視角雖然不能直接“看見”,但可以透過視角對視界的“呈現”而悟見。

3)觀想法

當使用直覺法和直觀法感覺有難度,以至於感覺無法下手的時候,則可以藉助觀想法。

將自己的生命觀想為一面無形無相的“鏡子”,然後將見聞覺知到的所有一切現象,觀想為投射在此“鏡子”中的鮮活的影像。然後將重點放在對“鏡子”的觀想上。觀想清楚後,即可將此“鏡子”認知為鮮活的視角。

4)感官覺知匯入法

上面三種方法都是整體性地匯入視角,即匯入視角之全體。如果感覺這種整體性地匯入法自己訓練起來有困難,那麼也可以從“區域性視角”匯入,即以各種感官為媒介進入匯入。

●透過視覺匯入

視角,其最原始的本義即是視線的夾角。因此透過視覺進行匯入是最便捷的方法。

透過視覺匯入,即在看的時候,深入體會“看”本身即是一種“視角”。

“看”的方向、角度、關注點的變化,則都是“視角”的變化。

“視角”不同,所見即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眼睛當成視角,而是要把“看”當成視角。

當這種訓練熟練了之後,那麼不僅“看”是視角,所有的見聞覺知都是“視角”,這時就容易體會了。

●透過聽覺匯入

還可以透過聽覺進行匯入。

透過聽覺匯入,即在聽的時候,深入地體會“聽”本身即是一種“視角”。

“聽”的方向、角度、關注點的變化,則都是“視角”的變化。

“視角”不同,所見即不同。

同樣的,不要把耳朵當成視角,而是把“聽”當成視角。

當這種訓練熟練了智慧,那麼不僅“聽”是視角,所有的見聞覺知都是“視角”,這時就容易體會了。

●透過嗅覺、味覺、觸覺匯入

對於嗅覺、味覺或觸覺比較敏感或覺得體會起來更容易、更方便的人,也可以透過這三種感官覺知匯入,基本原理同上。

5)心覺匯入法

心,或者意識,也是一種感官,只是這種感官和感官的覺知作用高度合一,以至於很難像眼睛與看、耳朵與聽那樣分開。既然難以分開,也可以不分,直接把心的所有覺知,都直接作為“視角”來看待。心就是視角,心的覺知也是視角。所以,從心而生的各種感知、認知、覺知,都可以視為“視角”。每一種感知、認知、覺知,都有其特定的角度,這種角度即是視角之角度。

心以及心的感知、認知、覺知,體用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