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超級視角本自具足無限之“能”(2 / 3)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體化】的【再分別】,即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生命”。——這即是世界和生命的“異化”。

各種不同的生命,以其內在的“光明”以及與之相應的“能量”異化程度的不同,即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生命體,體驗著各種不同的生命宇宙世界。

但究其實質而言,“自我”和“世界”的對立僅僅是一種分別心導致的錯覺,只是這種錯覺時間太久已經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而“苦海”也正是這樣造成的。

“自我”和“世界”的誕生,使得生命從一體化的無限能量、無限光明中“脫離”了出來——雖然這種“脫離”是一種假象,但有什麼樣的視角就會有什麼樣的“視界”。“自我”是“孤立”的,生命本來具有無限的能量,但“脫離”導致了“自我”變成了一個微小的“個體”。

個體生命的一切活動,都需要“能量”的支撐,但連線能量源頭的通道卻被阻斷——或者說被堵塞了。其實導致這種阻斷和堵塞的,不是別的,只是根深蒂固的分別心而已——在這種強大的分別意識下,生命【不知道】或者【不相信】自己的內在深處有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之源。注意,“能量”如何呈現,完全取決於“心”——心,代表著主宰生命方向的深層認知——其實就是視角。“心”自己阻斷了從源頭獲取能量的可能性,使得“生命”成了需要靠“世界”不斷補給能量的狀態。當補給的能量跟不上生命對能量的消耗時,“能量”就會快速枯竭,維持“自我”存在的各種條件就會迅速分崩離析,於是就產生了“死亡”。

為什麼說“死亡”是“解脫”的良機?其實,“死亡”是【分別心】所創造的【個體生命世界】的全面崩潰,在“死亡”的過程中,“分別心”本身也會因為“能量枯竭”而消失。而“分別心”以及基於“分別心”建構起來的一切,都只是一種“分別心視角”下的“視界”。所以,這一“視界”的消失,正是迴歸於“超級視角”本體世界的良機。

但實際上要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這是因為,根深蒂固的分別心已經形成了一種頑固的習慣,這種習慣本身也變成了一種“慣性力”。當分別心消失的時候,生命會立刻重新融入無限的能量之源,處在完全一體化的“能”“空”狀態,而“明”卻被分別心的“慣性力”遮蔽了。

所以當生命像充電一樣重新獲得能量時,分別心的“慣性力”就立即同時獲得了能量。於是分別心又開始運作——同時開始運作的力量其實不僅僅是分別心,還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執著、妄想、習氣。它們在獲得了本源性的能量之後,再次開始發揮強有力的作用。

注意,這些因素越是強大,其迴歸本源進行“充電”的時間就越短——這意味著下一次的生命能量將會更快地消耗完畢——壽命變得更短。

基於此原理,透過某種方法創造一種條件,讓自己重新恢復與生命本源效能量的連線,在有限的條件下補充部分能量,從而延長生命時間長度,就成了各種“長壽法”的共同原理。

比如“致虛極,守靜篤”,讓自己的整個身心都進入非常深的寧靜的狀態,徹底忘了自己,消融於一種非常深的寂靜中,這時,就能重新建立與本源的連線,補充生命能量——那是一種生生不息、無限鮮活的能量。

《黃帝內經》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身心虛靜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會接通“真氣”(即本源性的能量)之源,補充“真氣”。

但這並不是視角學研究的重點,視角學的重點在於將主宰生命的最重要的核心——心——視角,不斷地昇華和超越,重新恢復其本自光明、本自空明的明空妙覺——即超級視角。

生命宇宙之本體——超級視角,雖然本自具足無限之“能”,但對“能”的主宰卻在超級視角的明空智慧。在這種智慧的觀照下,“明”本身就是“空”,“空”本身就是“明”,“能”本身就是“空”,“空”本身就是“能”,“明”本身就是“能”,“能”本身就是“明”。只有這樣徹底消除“明”“空”“能”之間的分別而完全地融為一體,並以明空妙覺智慧——超級視角為主宰,善加利用“能”,即可創造出全新的不同於【分別心】視角下的新視角、新視界、新世界。

注意,明、空、能,是同一生命本體的三種性質,三者本自一體,一體全息,相互含攝——

明,是一種鮮活的空,也是一種鮮活的能。

空,是一種鮮活的明,也是一種鮮活的能。

能,是一種鮮活的空,也是一種鮮活的明。

空,更側重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