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攻一守(1 / 4)

滿江紅

蜀漢風雲,乾坤轉,征途迭宕。荊襄地,兩分形勢,戰旗飛楊。先主孔明留守處,心懷籌策安營帳。守家園,帷幄運良謀,乾坤掌,

張桓侯,才略高。龐士元,隨徵往。看奇兵暗度,劍眉高仰。天蕩山下敵酋喪,定軍山前妙才亡。念英豪,豐功賢偉績,千秋享。

上回書說到張飛把圖拿了出來,眾人一看,特別是臥龍鳳雛二人,他們在心中暗道“張飛呀張飛,你就別在打臉我們了,我們承認你能還不行嗎?非要再三打擊我們你才舒服嗎?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大家同屬一個陣營,都是為先主的大業鞠躬盡瘁,而張飛亦胸襟寬廣,毫無爭功諉過之念。明確來說,諸多事情有人分擔,而何樂而不為呢?因此二人也暗為先主有此一位,集文韜武略於一身的猛人輔助而高興。

張飛卻沒有他們的這種閒情逸致,他密召張合,張遼來見,不多時二將已到,他們上前抱拳行禮:“翼德兄喚我二人有何事吩咐”?桓侯曰“二位賢弟皆是心細之人,目前我們很快岀兵攻打西川、漢中,因此,吾命二位為此行的先鋒,你們各帶五千精卒,喬裝打扮,可扮成商旅,難民,乞丐之內的,以各種身份混入漢中各地,以等待大軍到時,作好內應的準備,不知二位賢弟可願意一行”?

二將忙點頭曰“能為主公,及三哥效力,是我二人前生修來的福分,焉有不去之理,請三哥放心,我二人馬上收拾行裝,明日即便起行。不過是不是要讓主公軍師知曉”?

飛曰“兵者詭道也,只有提前佈署好,方能岀奇制勝,所以不能讓他們知曉”。他甩出倆葫蘆好酒,三人一碰,“來,二位賢弟,我們三人痛飲一頓,就算與你們二位餞行了,二將接酒在手,三人飲罷,二張立刻出府收拾行裝去了。不提。

再說張松自辭別張飛之後回到了蜀中,先見了好友法正。法正字孝直,是賢士法真之孫、法衍之子。他是右扶鳳楣縣人氏。松見到法正,乃曰:“曹操傲賢慢士,只能同憂,不能同樂。吾已將西川獻於皇叔劉備矣,今特來與兄商議”。

法正說:“吾料劉璋無能,而心向皇叔久矣,我們的心即然相同,都是一個共同的目的,又何必互相懷疑呢”?沒有多長的時間,孟達也進來了,那孟達字子慶。與法正同鄉。他乃是熟人不須稟報,孟達進內見二人密議,乃對二人言曰“二公密議將獻西川乎”?二人也不隱瞞,並曰“子慶先試猜之,當獻與誰為要”?孟達曰“非皇叔劉玄德不可矣”。

三人撫掌大笑,松曰:“吾將見劉璋保二兄為使以迎玄德,二兄願意否”?二人應允。

再說張松進帳見了劉璋。季玉問曰“永年此行順利否?曹公有討伐漢中之意嗎”?

松曰“回主公,松此行甚不順利,非得沒有說動曹操伐漢中中,但卻探知曹操亦有圖川之意”!他露出傷痕對劉璋曰“你看松還受此皮肉之傷”。劉璋曰“似此如之奈何”?

松曰“吾有一計,可保益州平安,穩如磐石”。璋忙問是何計?張松曰“荊州皇叔劉備,與主公同宗。為人仁慈寬厚,有長者風範。自從赤壁鏖兵之後,就是曹操也不得不正眼相看,何況張魯乎?主公若遣使結好以為外援,何懼曹操、張魯乎”?

劉璋說,“我已有此心好多時間了,當年吾父在幽州為太守之時,曾招募壯士以平黃巾,玄德兄三人那時桃園結義,欲與國家效力,得吾父相助非淺,今我若以禮求之,必可許我!只不知遣何人為使方為合適”?

張松回答說“可差法正,孟達為使先結好荊州”。於是劉璋寫書信一封,差法正為使,先通情好,再令孟達帶兵五千,去迎接劉備為外援,法正奉令,遂收拾行裝上馬往荊州而來,暫且擱下不提。

回書再說張飛,他打發二張走了以後,此時正值建安十五年初秋,天氣非常炎熱。他去各地檢閱兵士,看各處人馬操演是否精熟,又巡看太醫院,與醫院高層協商看能調出多少有正常醫療精熟的人員。經過襄陽總院,四府分院和九郡下院的抽查,能正式派得上用場的醫務人員超過千人以上。

於是張飛從各院抽出五百餘名專業人才,在襄陽集訓,與他們說將要進川之事,並且說明基本上遵從各人自願,並不勉強。(不過這是表面的說法,不論哪個朝哪個代,上層既然都調到你了,誰還敢說不去?遵從自願不過是表面功夫罷了)。

當即張飛下令讓太醫院收集各類藥材,將這批人進行了整訓,併發放了一些財帛以安撫出征醫士的家人。一切工作做好之後,就等桓侯下令岀兵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