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軍卒,若要叫他們出外催稅時,需得給些體恤。”
巫侃似乎對焦縣這種雖然窮,但花的也少的狀態還挺自豪?
他至少領過兩個月的夥耗錢。
那五個軍卒從錄入名冊開始,就沒有一文的餉錢!
畢竟當年魏武定下軍戶之制,這當兵就是世代傳的事情,朝廷除了給地,名義上給牛,其它就是什麼待遇都沒有,出征的時候必須自備器械、食糧,而且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除非全家男丁死完了,否則要出征就得走。
焦縣人戶凋零土地貧瘠,最初魏武在此分派過千餘軍戶,後來絕大部分都全家死絕,畢竟這地方的土地產出,根本沒辦法讓軍戶自備什麼好器械,連吃都吃不飽,自然是出征幾次就死乾淨。
還是魏武隕落,魏國戰事稍歇,司氏逐漸掌控河內郡,焦縣的軍戶或被司氏吞下、移走,或是逃籍進山,到如今,全縣就剩下五戶軍戶。
毛綻聽得無言以對。
他是挺滿意焦縣的百廢待興,但他也萬萬沒想到,他上任之後首先需要解決的竟然是焦縣縣衙欠的“一本兒”債!
糧食、布帛、錢幣、焦炭、牲畜、車、舟、紙、筆……
翻開賬本,這世上能找到的東西,幾乎就沒有不欠的!
而且欠的還全是司氏的!
至於朝廷的田賦和戶稅,那逋欠更是沒辦法看,雖有逋欠追為官奴之制,但總不能把一縣人戶全都變成官奴啊!
當然,這些本也不當緊,但自從先帝推行形名說以來,與之配合的考課法便也隨之而來,官員在任的成績是否良好,成為了進入仕途以後的升遷、黜落標準。
像焦縣這樣年年無法完成稅賦徵收的地方,守令的考課結果和前途也就可想而知。
:()乾心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