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寄筇杖襄公託孤(4)(1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靜。

做好了怒斥陳仲準備的青年士人們,完全被襄公矩的激動,以及其他大修士們的若有所思而驚呆了。

他們固然不知道陳仲說的話具體是什麼意思、襄公矩的“請教”指的又是什麼?

但襄公矩等人的反應,是不會騙人的。

寂靜中。

“好、好好!”

襄公矩終於壓制了激盪的心緒,連聲叫好。

他望著陳仲雙目,忽然滿是歉意。

“子正,老朽須得向你賠個不是!”

圍觀眾人已經麻木了。

很顯然,陳仲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

此前,這個名字僅僅代表著“止惡”,代表著“強橫”。

而今後,“陳仲”二字,必將蘊含更為豐富的意義。

人群不再騷動,只剩下深深的疑惑。

襄公矩,為什麼要賠不是?

陳仲同樣不解:“純仁公,此言從何說起?”

襄公矩嘆氣,歉然道:“猶記得,子正那年誅暴政而不居,少年任俠之名,傳遍蓬萊,多少人慾與你一晤,卻遍尋不得音信。”

襄公矩追憶起了往事。

周圍眾人也都來了精神,這必定是大家不知道的軼事啊!

“直至期年之後,子正鬚髮如林,尋至老朽草廬之前,甫一見面,便是三問!”

陳仲也回憶起來了,當初他得到《劍術》後,欣喜若狂,獨自一人埋頭琢磨,整整一年時間,都是在山林之中,餓了打獵,渴了飲泉,直至因為那些疑問實在想不明白,便直愣愣跑去尋找襄公矩,而兩人見面之時,陳仲因為一年時間不曾打理頭髮鬍鬚,好似一個穿著衣服的山林野人。

“當日之子正,目若點星,少年英姿,同那三問一道,老朽足足記了六十年!”

“那三問,不好答,但老朽其實可以答,當時之子正,應是希望從老朽口中得到一個肯定,肯定你的選擇!但老朽怕了!”

襄公矩說到這兒,陳仲意識到襄公矩要說什麼了。

當年的陳仲,或者說《劍術》,並非第一個明確、肯定地告訴修行者,“性靈”應與“身體”並重的。

襄公矩當時,就向陳仲出示了一段文字。

在那段文字中,“性靈”被稱為性功,“身體”則被稱為命功。

陳仲傳授蘇元明道法,講“性命”,便是從此處而來。

但出示了那段文字之後,襄公矩對陳仲說的是,相信那段文字的人,都死了。

包括襄公矩的恩師,桓榮。

所以,那段文字,以及陳仲自己對三個問題的回答,襄公矩無法給出答案,同時也在一定意義上暗示陳仲,那條路,不對,或者說不要走!

這在今天看來,絕對是錯誤的。

陳仲以為襄公矩是要為他當年的誤導而道歉。

但這完全沒必要。

正要開口阻止。

襄公矩卻伸手示意陳仲不要打斷。

“老朽怕你聽了老朽之言,選擇回頭!”

什麼意思?

陳仲愣住。

“但老朽更怕,你若不回頭,則定會步上我恩師、我兩位師叔的後塵,你是我蓬萊道洲一代之英傑,若就此踏上那條路而身殞,我便是有違恩師囑託!”

囑託?

是先桓榮公要襄公矩阻止後來者走上那條,他們認為的“歧途”嗎?

襄公矩並沒有解釋。

“最終,你還是踏上了那條路,老朽每每關注著你的訊息,你在祖州道與太平道宗辨陰陽,在炎州道與蔡伯喈品書畫,在長州道與孫蘇門講《道德》,在崑崙道洲從許叔重學文字,在元州道與何汝吉論體用……”

陳仲這些事情,傳播都不算廣,蓬萊道洲這邊別說年輕計程車人們,就算是董志張這種陳仲好友,都未必能夠件件歷數。

特別是像許慎許叔重那種,陳仲與之偶遇同行,隨即又各自遠去的交往。

許慎和陳仲都是一時名士,他們誰會專門見人就說,自己路遇某某某?

但是襄公矩,全都知道!

此刻,圍繞周遭的年輕士人們,聽著襄公矩將陳仲事蹟緩緩鋪陳,再望向陳仲的目光,便徹底不同了。

仰望!

怪不得襄公矩對陳仲的態度格外不同!

單單把那些與陳仲有交情的名士們隨便拿出一個來,都是他們需要仰望之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