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駁形名孔老識謀(2)(1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襄公矩在試圖突破!”

謝弼反應慢了不止一步。

等他驚懼出聲,孔劭和丁夏都已經恢復了鎮定神色。

丁夏,便是那個將武次郡治理得井井有條的人,祖上是在白虎宮贏得“殿中無雙”美名,為沉淪低谷的太玄一脈重新正名的丁鴻。

丁鴻,毫無疑問,是五行論旗幟。

而且他對於太玄一脈的傳承,從貢獻上講,並不遜色於桓榮。

但到了如今,他的嫡脈兒孫,卻站在了否定五行論的旗幟下。

丁夏並不認為這是背叛。

《法言》有“為政日新”之述。

當年的揚子、桓榮、丁鴻等等那一批先賢,就是在以“新”的五行論,取代“舊”的、更為古老卻中斷的修行法門。

時至今日,五行論不再是“新”,它也成為了“舊”。

丁夏選擇舉起今日的“新”旗幟,故而他認為自己非但不是背叛,還是真正的繼承。

反觀襄公矩等人,固守著無法走通的五行論,看似繼承了先賢遺志,但實際上,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圍著棺材的守屍鬼!

守屍鬼,又有什麼前途可言呢?

即便襄公矩此時此刻選擇突破。

他的前路,也已然清晰可見,那就是如這數百年來,每個選擇踏出這一步的大修士一樣——殞命。

襄公矩或許可以擁有短暫的,壓制眾人的強大力量。

但旁人只需要安靜看著就好,很快,那份強大便會自行散去。

孔劭大約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迅速恢復了鎮定。

今日,對面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取勝。

古檀樹下。

桓志得到郭況提醒,卻不似丁夏、孔劭二人那麼樂觀。

“揚子晚年曾有‘大成’一說……”

桓志做為桓伯溫嫡脈後人,知道的東西比丁夏、孔劭更多。

檀德臺上,或許只有一個謝弼,能夠憑著謝夷吾的遺澤,在秘聞方面與桓志一較高下。

別的大修士試圖破境,多是大限將至,搏那一線生機,不成功,就是轉瞬即亡。

可是太玄桓榮一脈的傳人,就不一定了!

傳說中的揚子大成法門,除去真正修行了的人,誰也不知道那害死揚子兩名親子之後,仍舊讓太玄最傑出傳人桓榮為之赴死的法門,到底有什麼樣的玄妙。

萬一襄公矩就真的成了呢!

“不可等其自敗。”

桓志斷然開口。

郭況頗為意外,但沒有多問:“如此,可否宣佈法會開始?”

“可!”

南側座席。

襄公矩抽身而去,那許靖略顯疑惑地望了陳仲兩眼,終於還是向陳仲行了一禮,轉身跟著返回自己的座席。

只他自以為隱晦望向樂玄筇杖的目光,怎麼可能瞞得過陳仲。

陳仲只是此刻沒有精力將心思放在一個小小少年的身上罷了!

許季山等人也在一一向陳仲行禮問好,略敘兩句之後,返回座席。

陳仲神色凝重地重新落座。

叔孫無忌問道:“子正莫非是不耐煩教弟子?要我說……”

他還以為陳仲是為手中的樂玄筇杖所代表的太玄傳承而煩惱。

陳仲微微搖頭,低聲打斷他:“兄長!純仁公欲行突破!”

叔孫無忌聞言一愣。

他修為境界雖然不低,但一來神氣合煉那大葫蘆,二來王充一脈本就不是什麼善於觀望氣息變化的。

否則,王充也不會在《論衡》中言之鑿鑿地說,人死魂滅。

事實上,當世鬼魅神只,這些東西的存在,都與人死而魂未滅有著直接關係。

《論衡》在這方面的巨大缺陷,是王充一脈始終難被主流所容納的重要原因。

叔孫無忌聽了襄公矩正在突破,好一會兒才回過神兒來。

這回,他也不再拿什麼“教徒弟”的玩笑話打岔了。

“於此突破?這豈不是、豈不是!”

陳仲一直望著襄公矩的所在,關注著他的氣息變化。

短短時間,襄公矩原本升騰如金雲的氣息,已經逐漸變為人形,金紅的氣息顯露五官,與襄公矩幾乎一模一樣。

這些都是常人無法看到的。

但是,隨著襄公矩氣息化變人形的程度越來越深,檀德臺上空的縷縷青雲,好似受到了冥冥中的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