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誰也不可能認出他的真實年紀。
他,也是一個突破感應的大修士!
甚至於,跟在郭況身側的壯碩武者,也是一名大修士。
這兩人絲毫沒有掩飾自身氣息、修為的意思,甚至張揚無比,要的就是旁人不會錯認了他們的身份。
派出這麼兩名大修士來迎接,雖說桓志沒有親迎,卻也是給足了謝弼等人面子了。
“郭大使、劉司馬,豈敢勞動二位來迎,慚愧慚愧!”
謝弼暗道這兩人來的正好,免了陳仲名號竟與他謝弼平分秋色的尷尬。
卻說那郭大使,指的正是郭況。
兩漢以來,宦官出宮,多被外郡官員稱為“中使”。
而郭況自魏國來投,據說與桓志密談一夜,次日桓志親自挽著郭況,向家臣們介紹說:“帝以大使貽我,真祥瑞之符也!”
當世天下分崩,本無天子。
無論曹魏、季漢又或孫吳,都不過是自封為王。
桓志所說的“帝”,指的毫無疑問不是人間之主。
而自從五行論興起,世間極重天命讖緯,吉兆、祥瑞,意義重大。
桓志將郭況比為天賜祥瑞,可知他有多麼看重這個宦官。
從那之後,知曉此事的人,便都將郭況稱為“大使”,以表示他與其他宦官的不同。
劉司馬,則是那位武人,名叫劉英,乃是桓志親軍——中衛軍的重要將領,官職為中衛司馬,是中衛軍主官中衛將軍孫秀的副手。
這兩人以郭況為主,到了近前,與謝弼幾人行禮之後,便說上面桓志聽聞幾人到了,便命他兩個前來迎接。
說著話,郭況也看到了陳仲。
“這……可是陳公當面?”
郭況與陳仲也是舊識。
只不過,當年的交情說起來,有些劍拔弩張。
那是魏武率軍擊破了生平大敵袁氏,隨即縱兵搶掠,其世子曹丕,更是以保護之名,強行霸佔袁氏一名姬妾。
陳仲當時恰好在城中,本是為一名被袁氏強行掠走為奴的女子尋公道的。
結果遇到此事,與數千魏軍對峙。
最後郭況出面,說服袁氏倖存的老幼,主動獻出那名姬妾給曹丕,從而換取曹丕真正的庇護,那姬妾自身也無意反抗。
陳仲最終發現,其間竟無一個好人,於是負氣而走。
其後多年間,雖然陳仲名望越來越高,魏武也不計前嫌,多次遣郭況相邀,但終魏武餘生,陳仲再未與他相見。
再後來,陳仲始終不能突破感應,漸漸淡出世人目光之外。
卻不想,今日在此地,居然還能與郭況重逢。
“久違了,郭公讒佞,不減當年啊!”
陳仲昂著頭,一句話,令在場眾人,無不倒吸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