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願清淨舍氏神通(2)(2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不上,舍子之前,聚窟道洲已有文制,至舍子出,可稱集大成之人。”

陳仲邊說,邊思索,舍家學說可以用包羅永珍來形容,想要找出一個核心的話,或許可以說,舍子追求以“無上智慧”成道。

但舍子認為這種“無上智慧”已經不能用智慧來定義,而是包羅極廣,常人所不能體悟。

因為舍子將人間稱為“色界”,不是他所期望的“淨土”,故而就連“無上智慧”這個定義本身,都是“色界”的,是不準確的,只不過是生造出來,用於向“色界”中的生靈講解的工具。

這種說法,極類似“名可名非常名”。

只不過先師老子並不嘗試講清楚它們——“名”、“常名”、“非常名”與三者之間的內在關係“可名”。

或者說,老子不主張在世間實踐它們,因為做不到。

老子所主張實踐的,僅僅是“名”中的小小一部分——“德”,而追求的則是生出了“名”的“道”。

舍子則嘗試講清楚他的“無上智慧”是什麼,如何獲得,並認為獲得了“無上智慧”就能成道。

若是讓陳仲評價舍子此人,或許唯有“其志可嘉”。

若要讓陳仲用簡單的話來描述舍家學問的最精妙處。

陳仲緩緩道:“聚窟道洲未有舍家之時,無一載安寧;自有舍家以來,亦無一歲息兵。”

這也是陳仲對舍家的評價。

叔孫無忌、董志張和徐幹全都愣住了。

這是什麼精妙?

難倒舍家是專門挑起戰爭的?

陳仲知道,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必定沒有幾個人能夠理解,但他並不願意多解釋,任何一種學問,實則都沒有好壞之分,區別僅在於學習、使用了這些學問的人,是誰,做了什麼。

“舍氏最欲止戈,奈其求之不得,其學求不得,亦如其欲得‘無上智慧’之不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