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名說法門的關鍵,實際上在那“備品待詔”的次第名稱上就已經講得清清楚楚了。
這一法門,修士的自我努力是次要的,等待君主的提拔才是最重要的。
回答了姚元起。
張機也想到了一個新問題。
“老師,洪陸有醫工問難之書,合為八十一難,我嘗見其中一難,‘肝青象木,肺白象金;然肝得水則沉,肺得水則浮’,木入水浮、金入水沉,此常見之理,何以恰然相反?”
五行論被醫家借取之後,將人體五臟六腑,乃至於一切都歸入五行,以五行生剋之理做了許多解釋。
但這些解釋中顯然有許多牽強的地方。
張機甚至親自做了驗證,他在鄧郡,取出亡故之人的肝和肺,放入水中後,果然與《八十一難》中的問題描述一樣。
經過張機細緻觀察、研究,他發現肺中多有空氣,故而入水不沉,肝中多為血液,故而入水不浮。
《八十一難》中,在那問題的最後,有解答提出,肝熟之後就會浮起來,肺熟之後就會沉下去,給出的解釋則是肝、肺的氣息都是不純的,熟了之後煉去了雜氣,於是就能符合木、金的特點。
但張機總覺得不太對。
“老師有言,人身與諸氣應和,身變則氣變,氣變則身亦變。肝、肺熟,則氣亦熟,而不當為氣純,不然者,金氣純何不為金肺,木氣純何不為木肝?”
這問題很好。
陳仲也從未在這種角度思考過。
但周圍旁聽的百姓則紛紛露出畏懼之色。
看起來那麼和善,待人接物都那麼好的張機、張郎君,竟然挖肝挖肺,還煮熟了試試沉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