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3 / 4)

小說:後漢書 作者:熱帶雨淋

字。

一二七六頁一三行遷宛陵令按:宛陵屬丹陽郡,此指河南郡之苑陵,“宛”當作“苑”,說詳校補。

一二七八頁八行是後虎害稍息人以獲安按:汲本、集解本“稍”作“消”。王先謙謂作“稍”蓋誤,稍息不得雲人安也。

一二七八頁一六行子真在逸人傳按:集解引錢大昕說,謂逸人即逸民,章懷避諱,改為“人”字,後來追改,不及篃檢它傳,故或改或否耳。

一二七九頁四行盤牙連歲殿本考證謂“牙”字是“□”字之誤。按:“□”即“互”之俗字。

一二八0頁五行當塗縣之山也在今宣州集解引吳仁杰說,謂有兩當塗縣,一在九江郡,一在宣州。宣之當塗,晉成帝始置,東都固未之有。今按:“宣州”當依下邳惠王傳注作“濠州”。

一二八0頁七行在今豪州定遠縣東南“豪州”集解本作“濠州”。按:元和郡縣誌謂隋開皇三年改高齊之西楚州為濠州,因水為名,大業三年改為鍾離郡,唐武德五年復改為濠州。中閒誤去“水”旁作“豪”,元和三年又加“水”焉。

一二八二頁一一行次*(到)**'封'*狼居胥山乃還也據汲本、殿本改。

一二八三頁一0行受降十餘萬人按:汲本、殿本“十餘萬”作“十萬餘”。

一二八四頁五行緄弟允集解引惠棟說,謂華陽國志作“元”,字公信。今按:古人名字相應,元無信義,當從本傳為是。

一二八五頁四行豫章艾縣人六百餘人王先謙謂案上下文衍一“人”字。今按:

疑本作“豫章艾縣民六百餘人”,後避唐太宗諱,改“民”為“人”耳。

一二八六頁一0行書曰島夷卉服集解引錢大昕說,謂禹貢“島夷”漢書地理志作“鳥夷”,鄭康成、王肅本皆同,故章懷引以證鳥語之義。後人依今本改“鳥”字為“島”,而此注遂成贅文矣。按:王先謙謂注引“島夷”當作“鳥夷”。

一二八六頁一二行乃偽上言蒼梧賊入荊州界按:“偽”原鬥“為”,徑據汲本、殿本改正。

一二八六頁一四行天恩曠然而君不出*(何)**'可'*乎汲本、殿本“何乎”作“何也”,今據通鑑改。

一二八八頁二行以排囊盛石灰於車上按:“上”原鬥“土”,徑改正。

一二八八頁三行克*(共)**'期'*會戰按:刊誤謂已言會戰,何用“共”字,蓋本是“期”,誤作“其”,遂轉作“共”也。今據改。

一二八八頁三行因以火燒布*'布'*然據汲本、殿本補。

一二八八頁六行及言凱所誣狀按:汲本、殿本“及”作“又”。

一二八九頁七行不有祝鮀之佞按:殿本此下有“而有宋朝之美”六字。 後一頁

後漢書卷三十九 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 第二十九

孔子曰:“夫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一'子路曰:

“傷哉貧也!生無以養,死無以葬。”子曰:“啜菽飲水,孝也。”'二'夫鐘鼓非樂雲之本,而器不可去;'三'三牲非致孝之主,而養不可廢。'四'存器而忘本,樂之遁也;'五'調器以和聲,樂之成也。崇養以傷行,孝之累也;'六'修己以致祿,養之大也。故言能大養,則周公之祀,致四海之祭;言以義養,則仲由之菽,甘於東鄰之牲。'七'夫患水菽之薄,幹祿以求養者,是以恥祿親也。

'八'存誠以盡行,孝積而祿厚者,此能以義養也。

注'一'配天謂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注'二'事見禮記。啜音昌悅反。廣雅曰:“啜,食也。”

注'三'論語孔子曰:“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言樂之所貴者,移風易俗也,非謂鐘鼓而已,然而不可去鐘鼓。去音丘呂反。

注'四'孝經曰:“雖日用三牲,猶為不孝。”言孝子者,以和顏悅色為難也,非謂三牲而已,然不可闕甘旨。

注'五'遁,失也。言盛飾鍾懬之器而忘移風之本,是失樂之意也。

注'六'不義而崇養,更為親憂,是孝之累也。

注'七'易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也。

注'八'幹,求也。謂不以道求祿,故可恥也。

中興,廬江毛義少節,家貧,以孝行稱。南陽人張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適至,以義守令,'一'義奉檄而入,喜動顏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賤之,自恨來,固辭而去。及義母死,去官行服。數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