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部分(2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的新壽衣換下來,重新裝殮。裝殮後張導說,“你就讓我在棺材裡安放著吧,過三天再來看我,那時如果我臉色陰沉就把我埋葬,如果我眼睛睜開,那就是我復活了。”過了三天,乾護等家人開啟棺木,見張導兩眼睜著,全家又驚又喜,立刻把張導扶出棺材,果然真的死而復生。張導對兒子說,“陰司見我一生行善積德,所以把我放回來再活二十年。”張導後來當了建德縣令,死於任上。

石長和

趙石長和者,趙國高邑人也。年十九,病月餘卒。家貧,未及殯殮。經四日(“日”原作“月”,據明抄本改)而蘇。說初死時,東南行,見二人治道,在長和前五十步。長和行有遲疾,二人亦隨緩速,常五十步。而道之兩邊,棘刺森然,如鷹爪。見人甚眾,群足棘中,身體傷裂,地皆流血。見長和獨行平道,俱嘆息曰:“佛子獨行大道中。”前至瓦屋,御樓可數千間,屋甚高。上有一人,形面狀大,著皂袍四縫,臨窗而坐。長和拜之,閣上人曰:“石君來耶,一別二千餘年。”長和便若憶得此別時也。相識中有馮翊牧(“馮翊牧”

原作“馬放”,據《辯正論注》八引改)孟丞夫妻,先死已積歲。閣上人曰:“君識孟丞不?”長和答曰:“識。”閣上人曰:“孟丞生時不能精進,今恆為我司掃除之役。孟妻精進,居處甚樂。”舉手指西南一房曰:“孟妻在此也。”孟妻開窗,見長和,厚相慰問,遍訪其家中大小安否。曰:“石君還時,可更見過,當因附書也。”俄見孟丞執帚提箕,自閣西來,亦問家訊息。閣上人曰:“聞魚龍超精(”精“原作”積“,據明抄本改)進,為信耳。何所修行?”長和曰:“不食魚肉,酒不經口。恆轉尊經,救諸疾痛。”閣上人曰:“所傳不妄也。”語久之,閣上人問都篅主者,審案石君錄,勿謬濫也。主者按籙。餘三十年。閣上人曰:“君欲歸不?”長和對:“願歸。”乃敕主者,以車騎兩吏送之。長和拜辭,上車而歸。前所行道,更有傳館吏民飲食儲峙之具。倏忽至家,惡其屍,不欲附之,於屍頭立。見其亡妹於後推之,踣屍面上,因得蘇。法道人山,時未出家,聞長和所說,遂定入道之志。法山者,咸和時人也。(出《冥祥記》)

趙國高邑人石長和,十九歲時生病一個月後死去。他家很窮,還沒有殯葬他,過了四天突然復活了。他說剛死以後,不知不覺的往東南走,看見前面離他五十步遠的地方,有兩個人在修路。長和走得時快時慢,那兩個人也隨著他走路的速度時緩時急的修路,但始終保持著和長和相距五十步的距離。而道路的兩旁長滿了象老鷹爪子一樣的荊棘,只見很多人在荊棘裡跋涉,遍體鱗傷,地上都是血。這些人看見長和走在平坦的路上,都感嘆的說,“看人家因為是信佛的人才能走在那麼好的路上啊!”長和再向前走,看見一片民屋和好幾千間樓房,樓房很高。樓上臨窗坐著一個很高大魁偉的人,身穿有四條衣縫的黑袍子。長和拜見了他,樓上的人說,“石君來啦,我們已分別兩千多年了!”長和聽了這話,好像記起真和那人相識並在兩千年前分別過似的。他相識的人中已經死去多年的孟丞夫妻,孟丞生前曾在馮翊作過州牧。樓上的人這時問長和認不認識孟丞,長和說認識。樓上人說,“孟丞在人世間不能積德行善,所以死後在我這裡當清掃雜役。孟丞的妻子生前積德行善,所以她現在住在福地十分快樂。”說著用手指指西南一間房子說孟丞的妻子就住在那裡。這時孟妻開啟了窗子,看見了長和,就十分熱情地問候長和,並十分詳細打聽家裡的老老少少是否平安,並說,“石君如果能回人間去,請再來和我見一見,我想託您給我家捎封信。”不一會兒,長和又看見孟丞拿著掃帚提著簸箕從樓的西邊走來,也向長和打聽家裡的情況。這時樓上的人說,“我聽說魚龍超修行得很好,是真的嗎?他是怎樣修行的呢?”長和回答說,“他不吃魚肉葷腥,不喝酒,持之以恆的在寺廟裡誦經,平日常救危扶困解人疾苦。”樓上人說,“看來對他的傳說是真實的了。”又談了很久,樓上人向旁邊一個管人間壽數的人說,“你查一查石長和的壽數,千萬別弄錯了。”那人查完後回答說,“石長和還有陽壽三十年。”

樓上人問長和,“你想回人間嗎?”長和回答說,“想回”。樓上人就指示管事的派人找兩個官員送長和還陽。長和拜謝辭別後上車往回走,見來時的路上增加了一些供過往官員和行人住宿和飲食的房舍器具。不大一會兒,長和就回到了人間自己的家裡。看見自己的屍體後心裡十分厭惡,不想再讓魂去附自己的肉身。這時長和已死的妹妹在他身後猛地一推,長和跌倒在自己屍體上,才得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