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那些器物用品,沒有不珍貴豐盛的。美人舉起玉杯,遞過來讓謝翱喝酒,謝翱便問道:“您是幹什麼的?不能是別的仙怪吧?”美人笑而不答。謝翱堅決請求,美人就說:“你只要知道我不是人就行了,何必一個勁問呢!”

夜深了,美人對謝翱說:“我家很遠,現在就要回去,不能久留在這兒。聽說您善作七言詩,希望能有贈給我的。”謝翱很失意的樣子,就命筆賦詩說:“陽臺後會杳無期,碧樹煙深玉漏遲。半夜香風滿庭月,花前竟發楚王時。”美人讀詩,潸然淚下,說:“我也曾學過作詩,想要作詩答您所贈,希望不要見笑。”謝翱很高興,請她快作。美人要絳色紙箋。謝翱看那書箱裡,只有一幅碧色的,就給了她。美人題詩道:“相思無路莫相思,風裡花開只片時。惆悵金閨卻歸處,曉鶯啼斷綠楊枝。”她的文筆很有功夫。謝翱歎賞了好久。美人於是看了看左右,撥開帳幔,命人帶上燈燭上車。謝翱送到門口,揮淚而別。沒走上十步,車和人馬全不見了。謝翱感到這事奇怪,就把美人的詩藏在書箱裡。第二年春天,他落第東歸,走到新豐,晚上住在客店裡,於是在月下散步長望,有感於以前的事,又作詩道:“一紙華箋麗碧雲,餘香猶在墨猶新。空添滿目淒涼事,不見三山縹緲人。斜月照衣今夜夢,落花啼雨去年春。紅閨更有堪愁處,窗上蟲絲鏡上塵。”然後就朗誦這首詩。忽然聽到幾百步外,有車馬的聲音從西來得很急。不一會兒見一位高貴女郎前後有騎馬的隨從幾人。看那隨從便認出來,原來正是以前那個梳雙鬟的。吃驚地上前一問,那美人急忙上前相告。於是就駐了車。美人讓人對謝翱說:“大道上恨不得相見。”謝翱請她到客店住下,她堅決不肯。

他又問她要到哪兒去。她說要到弘農去。謝翱就說:“我現在也回洛陽,願意和您一塊走可以嗎?”美人說:“我走得很急的,不可以。”就挑起車簾對他說:“感謝您對我一片真心,所以見上一面。”說完,放聲悲泣,不能自禁。謝翱也為她悲泣。於是就唸了她所作的詩。美人說:“沒想到您這樣忘不了我!我是多麼榮幸啊!”又說:“我想再酬答一首。”

謝翱就把紙筆交給她。不一會兒詩就寫成了。說:“惆悵佳期一夢中,五陵春色盡成空。欲知離別偏堪恨,只為音塵兩不通。愁態上眉凝淺綠,淚痕侵臉落輕紅。雙輪暫與王孫駐,明日西馳又向東。”謝翱向她致謝,很久才別去。才走了百餘步,又不見了。謝翱雖然知道她是怪物,卻牽掛她忘不了。等到了陝西,就改道到了弘農,逗留了幾天,希望再見到那美人,竟然不見蹤影。於是就回到洛陽,拿出兩首詩,說給友人。不幾個月,因為悲怨鬱結,就死了。

僧法長

河南龍門寺僧法長者,鄭州原武人。寶曆中,嘗自龍門歸原武。家有田數頃,稔則未刈。一夕,因乘馬行田間。馬忽屹不前,雖鞭抶,輒不動,唯瞪目東望,若有所見。時月明,隨其望數百步外,有一物,如古木色,兀然而來。長懼,即回馬走道左數十步,伺之。

其物來漸近,乃白氣,高六七尺,腥穢甚,愈於鮑肆。有聲綿綿,如呻吟,西望而去。長策馬隨其後,常遠數十步。行一里餘,至里民王氏家,遂突入焉,長駐馬伺之。頃之,忽聞其家呼曰:“車宇下牛將死,可偕來視之!”又頃,聞呼:“後舍驢蹶仆地,不可救!”又頃。聞驚哭。有出者,長佯過訊之,曰:“主人有子十餘歲,忽卒。”語未竟。又聞哭音,或驚叫,聯聯不已。夜分後,聲漸少,迨明而絕。長駭異,即具告其鄰,偕來王氏居偵之。

其中悄然無聞,因開戶,而其家十餘人皆死,雞犬無存焉。(出《宣室志》)

河南龍門寺的僧人法長,鄭州原武人。寶曆年間,他從龍門回到原武老家,家裡有幾頃地的莊稼,成熟了還沒有收割。一天晚上,他就騎著馬走到田間。馬忽然停止不前,即使用鞭打它,它也一動不動,只瞪著眼向東望,好象看到什麼東西。當時月光很亮,隨著它望的方向幾百步之外,有一個東西。那東西顏色象古樹,突然而來。法長害怕,就回馬跑到道旁十幾步遠的地方,等候在那裡。那東西漸漸向近處來,一看,原來是一團白氣,六七尺高,又腥又髒,超過魚店。那東西發出綿綿的聲音,好象呻吟,向西望了望就離去了。法長策馬跟在它後面,總保持十幾步的距離。走了一里多,來到鄉民老王家門前,那東西就突然進去了。法長駐馬等在外邊。等了一會兒,忽然聽到這家有人喊:“車棚裡的牛要死啦!大家快來看哪!”又過了一會兒,聽有人喊後屋的驢倒在地上,不能救了。又過了一會兒,聽到有人驚哭。有人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