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部分(2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和狗往回走。剛上船,風雨突然來臨,飛沙走石,他的妻子和那條狗,都變成蛟而離去。他被大風飄到了餘姚,幾年後才回來。這以後有個叫許旌陽的道人又在這裡斬殺過一頭蛟,還用木板堵了它的洞。現在,如果天清日朗,彷彿還可以看見。

洪 貞

雞籠山在婺源縣南九十五里,高一百六十丈,迴環一十五里九十步,形如雞籠焉。唐開元中,有蛟龍變為道人,歙人洪貞以弟子之禮師之。道流將卜居,尋諸名山。到黃山,貞問此山何如,道流曰:“確而寒。”次到飛布山,又問之。道流曰:“高而無輔。”到此山,又問之。道流曰:“此山宜葬。葬者可致侯王。不然,即出妖怪而已。”貞問其所以,而不之告。道流於室中寢,貞入,但見蛟龍,由是候睡覺而辭歸。道流遂入鄱陽而去。貞歸,遷其父於此山。後二年,鄱陽洪水大發,漂盪數千家。貞本好道,常焚香持念,頗有方術。居於祁南之回玉鄉,鄉人遂稱其變現神通,將圖非望。潛署百官,州中豪傑皆應之。後州發兵就捕,獲數十人,而貞竟不知所在。(出《述異記》。陳校本作出《婺州圖經》)

雞籠山在婺源縣南九十五里,高一百六十丈,迴環一十五里九十步,樣子就象個雞籠。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條蛟龍變成一個道人,歙縣人洪貞以弟子之禮,拜他為師。道人要選擇地方居住,到各名山尋找。來到黃山,洪貞問道:“這山怎麼樣?”道人說:“這個地方貧瘠而且寒冷。”來到飛布山,洪貞又問,道人說:“這個地方地勢太高,孤立周圍無山輔助它。”到了這座雞龍山,洪貞還問,道人說:“這裡最適合做墓地。把人葬在這裡,他的子孫可以成為王侯。不然的話,就出妖怪。”洪貞問這是為什麼,道人不告訴他。道人在屋裡睡覺,洪貞進屋,見到的是一條睡蛟。因此,等到道人睡醒,洪貞告辭歸來。道人就到鄱陽那邊去了。洪貞回到家裡,把他父親的墳遷到雞籠山。二年,鄱陽發大水,淹了幾千家居民。洪貞本來就喜歡道教,常常燒香唸經。他很有方術。他住在祁南的回玉鄉,鄉里的人就說他善於變化,很有神通,說他將來能做大事。他暗中委任文武百官,州中的豪傑都響應。

後來州官發兵來捉拿這些反叛,捉到了好幾十人,而洪貞卻不知到哪兒去了。

老 蛟

蘇州武丘寺山,世言吳王闔閭陵。有石穴,出於巖下,若嵌鑿狀。中有水,深不可測。

或言秦王鑿取劍之所。唐永泰中,有少年經過,見一美女,在水中浴。問少年同戲否,因前牽拽。少年遂解衣而入,因溺死。數日,屍方浮出,而身盡乾枯。其下必是老蛟潛窟,媚人以吮血故也。其同行者述其狀雲。(出《通幽記》)

蘇州的武丘寺山,世人傳說是吳王闔閭的陵墓。山下有一個洞穴,從岸石中出來、樣子象鑿出來的。其中有水,深不可測。有人說這是秦始皇鑿取寶劍的地方。唐朝永泰年中,有一位年輕人從這裡經過,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在水中洗澡。少女問年輕人願不願意和她一塊玩水,說著就上來拽他,於是他就脫掉衣服下去了。他就淹死了。過了幾天屍體才浮上來。

人們一看,這具屍體已經乾枯,那下面一定是老蛟潛藏著的洞穴,是先媚人後吸血造成的。

這是那個年輕人的同行者講述的。

武休潭

王蜀先主時,修斜谷閣道,鳳州衙將白(忘其名)。掌其事焉。至武休潭,見一婦人浮水而來,意其溺者,命僕伕鉤至岸濱。忽化為大蛇,沒於潭中。白公以為不祥,因而致疾。

愚為誦岑參《招北客賦》雲:“瞿塘之東,下有千歲老蛟。化為婦人,炫服靚妝,遊於水濱。”白公聞之,方悟蛟也,厥疾尋瘳。又內官宋愈昭,自言於柳州江岸,為二三女人所招,里民叫而止之,亦蛟也。岑賦所言,斯足為證。(出《北夢瑣言》)

王蜀先主那時候,修建斜谷閣道,鳳州的一位衙將白某掌管這件事情。修到武休潭,看見有一位婦人從水上漂來,以為她是落水被淹,白某就讓人把她用鉤子勾到岸上來。不料,那婦人忽然變成一條大蛇,沒入潭水之中。白公以為這是不祥之兆,因而就病倒了。我給他讀岑參的《招北客賦》說:“瞿塘之東,下有千歲老蛟。老蛟變成婦人,衣服美麗,打扮漂亮,遊於水濱。”白公聽了,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遇上的不是蛇而是蛟,他的病不久便好了。另外,內官宋愈昭,他自己說有一次他在柳州江岸,有兩三個女人招喚他,當地的居民呼喚制止他過去,那也是蛟。岑參的賦裡講的,是可以為證。

伐 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