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這位波斯人將不久於人世,熱湯熱水地侍奉他。幾天之後他就死了。臨死時,他指著他所鋪的黑氈說:“這裡面有一顆珍珠,直徑一寸,送給你作為報答。”等他死了,氈子有微光閃耀。李灌從中得到那珍珠。他買棺木將波斯人埋葬了,秘密地將珠子放在死胡人的口中,在墓邊栽了一棵樹當記號。十年之後,又過舊邑。當時楊憑是這裡的觀察使,有外國的通牒。因為胡人死在建昌的客棧裡,那些曾向胡人施捨的人家,都被拷問了一年。李灌就問這些人有什麼罪,囚犯們詳細地說了事情的始末。李灌把真相告訴了縣僚,並領他們到了埋葬波斯人的地方。他當年栽的小樹已經很大。
開啟棺材看那死胡人。死胡人的面容和活人一樣。於是從死胡人口中取出寶珠,當天晚上乘船而去,不知去了哪裡。
另外,《尚書故實》記載兵部員外郎李約,埋葬一個行商的胡人,也曾把珍珠放在死者口中,與這事大體相同。
上清珠
肅宗為兒時,常為玄宗所器。每坐於前,熟視其貌,謂武惠妃曰:“此兒甚有異相,他日亦吾家一有福天子。”因命取上清玉珠,以絳紗裹之,繫於頸。是開元中罽賓國所貢。光明潔白,可照一室。視之則仙人玉女,雲鶴絳節之形,搖動於其中。及即位,寶庫中往往有神光耀(“耀”原作“異”,據明抄本改)日。掌庫者具以事告。帝曰:“豈非上清珠耶?”遂令出之。絳紗猶在。因流泣。遍示近臣曰:“此我為兒時,明皇所賜也。”遂令貯之以翠玉函,置之於臥內。四方忽有水旱兵革之災,則虔懇祝之,無不應驗也。(出《酉陽雜俎》)
唐肅宗小時候,常受到唐玄宗的重視。唐玄宗常常坐在肅宗面前,仔細地觀察他的相貌,然後對武惠妃說:“這孩子的相貌與眾不同,日後也是我家一個有福的天子。”於是玄宗讓人把自己的上清玉珠拿來。上清玉珠用紫紗包著。玄宗親手把它繫到肅宗的脖子上。這是開元年間罽賓國所進的貢品。光明潔白,能把全屋照亮。仔細一看,則有仙子玉女、雲鶴絳節的影象在裡邊搖動。等到肅宗即位以後,寶庫中往往有神光閃耀。管庫的人就向肅宗稟報了。肅宗說:“大概是上清珠吧?”於是令人把上清珠取出來。紫紗還在。於是肅宗熱淚盈眶,讓近臣們都來觀看,說:“這是我小時候,明皇賜給我的。”於是命人把它珍藏在一個翠玉匣子裡,放在自己的床榻前。不管哪裡突然間發生了水、旱或戰亂之災,肅宗就虔誠地向上清珠祈禱,沒有不靈驗的。
守船者
蘇州華亭縣,有陸四官廟。元和初,有鹽船數十隻於廟前。守船者夜中雨過,忽見廟前光明如火,乃窺之。見一物長數丈,大如屋樑,口弄一團火,或吞之。船者不知何物,乃以竹篙遙擲之。此物驚入草,光遺在地。前視之,乃一珠徑寸,光耀射目。此人得之,恐光明為人所見,以衣裹之。光透出。因思寶物怕穢,乃脫褻衣裹之,光遂不出。後無人知者。至揚州胡店賣之,獲數千緡。問胡曰:“此何珠也?”胡人不告而去。
蘇州華亭縣,有一座陸四官廟。元和初年,有幾十只鹽船停泊在廟前。夜半一場雨過,守船的忽然發現廟前光明如火,就偷偷地窺視,見一個長數丈大如屋樑的東西用口玩弄一團火。守船的不知這是何物,就把一根竹篙投過去。那東西受驚逃入草叢中,發光的東西留在原處。上前一看,原來是一顆珍珠,直徑一寸,光耀奪目。這個人得了寶珠,怕別人發現,就用衣服把寶珠包起來。但是光亮仍然能透出來。想到寶物怕汙穢,就脫下內衣來包它,果然包住了。以後沒有人發現它。他拿到揚州胡人開的珍寶店裡去賣,賣了好幾千緡錢。他問胡人這是什麼珠,胡人沒有告訴他。
嚴 生
馮翊嚴生者,家於漢南,嘗遊峴山,得一物。其狀若彈丸,色黑而大,有光,視之潔徹,若輕冰焉。生持以示於人。或曰:“珠也。”生因以彈珠名之,常置於箱中。其後生遊長安,乃於春明門逢一胡人,叩焉而言:“衣橐中有奇寶,願有得一見。”生即以彈珠示之。胡人捧之而喜曰:“此天下之奇貨也,願以三十萬為價。”曰:“此寶安所用?而君厚其價如是哉!”胡人曰:“我西國人。此乃吾國之至寶,國人謂之清水珠。若置於濁水,泠然洞徹矣。自亡此寶,且三歲,吾國之井泉盡濁,國人俱病。故此越海逾山,來中夏以求之。今果得於子矣。”胡人即命注濁水於缶,以珠投之。俄而其水澹然清瑩,纖毫可辨。生於是以珠與胡,獲其價而去。(出《宣室志》)
馮翊郡的嚴生,家在漢南,曾經在遊峴山的時候得到一樣東西。這東西狀如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