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出《神仙傳》)

介象與吳國皇帝一起談論鯔魚的美味,就在殿前的院裡挖了個坑,打來水把坑灌滿,一塊釣魚,介象用魚餌垂釣,一會,釣到一條鯔魚。吳帝又驚又喜,就讓廚子切好了拿來吃。

龍 門

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闊”字據明抄本補。)一里餘,黃河自中流下。

兩岸不通車馬。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又林登雲,龍門之下,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其龍門水浚箭湧,下流七里,深三里。(出《三秦記》)

龍門在河東的界內。大禹鑿平龍門山,又開闢龍門,有一里多長,黃河從中間流下去,兩岸不能通車馬。每到晚春時,就有黃色鯉魚逆流而上,過了龍門的就變成龍。又有一次林登說,龍門之下,每年的晚春有黃色鯉魚,從大海及各條大河爭著來到龍門。一年之中,登上龍門的鯉魚,不超過七十二條。剛一登上龍門,就有云雨跟隨著它,天降大火從後面燒它的尾巴,就變化成龍了。那個龍門的水流速極快象箭一樣地射出,往下流七里,龍門的下面水有三里深。

池中魚

《風俗通》曰:“城門失火,禍及池魚。”舊說:“池仲魚人姓字也,居宋城門,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仲魚燒死。”又云,宋城門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魚悉露死。喻惡之滋,並傷良謹也。(出《風俗通》)

《風俗通》裡說:“城門失火,禍及池魚”。舊的傳說中,池仲魚是人的姓名,居住在宋國的城門附近,城門被火燒了,火一直燒到他家,仲魚也被火燒死。又說,宋國的城門被火燒了,人們提取護城河裡的水,用來澆滅大火,護城河裡的水被提取空了,河裡的魚離開了水全都死了。這個說法是比喻壞事滋長,連帶傷害了好人。

通川河

通川界內多獺,各有主養之,並在河側岸間。獺若入穴,插雉尾於獺孔前,獺即不敢出去。卻尾即出,取得魚,必須上岸,人便奪之。取得多,然後自吃。吃飽,即鳴板以驅之,還插雉尾,更不敢出。(出《朝野僉載》)

通川河裡有很多水獺,都各有主人飼養他們,都居住在河邊。水獺如果進入洞穴中去,就在洞口前面插一根雉雞的尾毛,水獺就不敢出洞。拿開雉雞毛就跑出去,捉了魚,必須上岸去,主人就奪下來,捉得多了才能自己吃,吃飽了,主人就敲木板驅趕著水獺進洞,又插上雉雞毛,就不敢出來了。

行海人

昔有人行海得洲,木甚茂,乃維舟登岸。爨於水傍,半炊而林沒於水,遽斷其攬,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出《異物志》)

從前有個人坐船在海上行走,遇上一塊陸地,樹木長得很茂盛,於是拴好船登上岸,在靠水邊的地方點火做飯,飯做到一半,樹林就沉沒到水裡,趕快砍斷了攬繩,才能離開。仔細地看,陸地原來是隻大螃蟹。

陰 火

海中所生魚蜄,置陰處有光。初見之,以為怪異。土人常推其義,蓋鹹水所生,海中水遇陰晦,(“晦”原作物,據明抄本改。)波如然火滿海,以物擊之,迸散如星火,有月即不復見。木玄虛《海賦》雲:“陰火退然。”豈謂此乎?(出《嶺南異物志》)

海中生長的魚類和蛤類,放在陰暗處就發光,剛看見的時候,認為是奇怪的事,海邊的人常常推究其中的道理,大概因為是鹹水中生長的。海水遇上陰晦天氣,滿海的水波象著火一樣,用東西擊打海水,海水飛濺散開象火星,有月亮的時候就看不見這樣的情景。木玄虛的《海賦》上說:“陰火的光亮是柔和的。”難道就是說的這件事嗎?

裴 伷

唐裴伷,開元七年,都督廣州。仲秋,夜漏未艾,忽然天曉,星月皆沒,而禽鳥飛鳴矣。舉郡驚異之,未能諭。然已晝矣,裴公於是衣冠而出,軍州將吏,則已集門矣。遽召參佐洎賓客至,則皆異之,但謂眾惑,固非中夜而曉。即詢挈壺氏,乃曰:“常夜三更尚未也。”裴公罔測其倪,因留賓客於廳事,共須日之升。良久,天色昏暗,夜景如初,官吏則執燭而歸矣。詰旦,裴公大集軍府,詢訪其說,而無能辨者。裴因命使四訪,闔界皆然。即令北訪湘嶺,湘嶺之北,則無斯事。數月之後,有商舶自遠南至,因謂郡人云:“我八月十一日夜,舟行,忽遇巨鰲出海,舉首北向,而雙目若日,照燿千里,毫末皆見,久之覆沒,夜色依然。”徵其時,則裴公集賓寮之夕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