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部分(2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飛涎鳥 精衛 仁鳥 鸐 韓朋 帶箭 細鳥 王母使者 鴛鴦 五色鳥

新喻男子 張氏 漱金鳥 鶖 營道令 紙鳶化鳥 鶉 戴文謀 瑞鳥

報春鳥 冠鳧 秦吉了 韋氏子 鳥賊 鳥省 劉景陽 食蝗鳥 盧融

張氏 王緒 武功大鳥 鸛鸘 吐綬鳥 杜鵑 蚊母鳥 桐花鳥 真臘國大鳥

百舌 鸛甘 蟲 戴勝 北海大鳥 鵶 仙居山異鳥 鶯飛涎鳥

南海去會稽三千里,有狗國,國中有飛涎鳥似鼠,兩翼如鳥而腳赤。每至曉,諸棲禽未散之前,各各佔一樹,口中有涎如膠,繞樹飛,涎如雨(“如雨”二字原缺,據明抄本補。)沾灑眾枝葉。有他禽之至而如網也,然乃食之。如竟午不獲,即空中逐而涎惹之,無不中焉。人若捕得脯,治渴。其涎每布後半日即幹,自落,落即布之。(出《外荒記》)

南海離會稽郡有三千里,那裡有個狗國,狗國中有一種飛涎鳥像老鼠,兩翅像鳥,爪是紅色。每到天亮時,各種飛禽還棲息在樹上沒飛散之前,飛涎鳥各自佔一棵樹,鳥的涎水像膠一樣,它繞著樹飛,涎水像雨一樣灑下來,沾在樹的枝葉上。有其它禽鳥飛來,就被枝葉上的涎水沾住,像網一樣。飛涎鳥就吃被網住的鳥,如果到中午還沒捉到鳥,就在空中追逐並用涎水往鳥身上灑,沒有不中的。人若捉住此鳥,用它的肉作成脯,能治渴病。它的涎水灑過半天后就幹,幹後便從枝葉上落下來,脫落後馬上再灑。

精 衛

有鳥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昔赤帝之女名女婧,往遊於東海,溺死而不返,其神化為精衛。故精衛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東海。(出《博物志》)

有一種鳥像烏鴉一樣,頭上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爪,名字叫精衛。從前赤帝的女兒名叫女婧,到東海去遊玩,淹死了沒能回去,她的靈魂化為精衛鳥。所以精衛鳥常常銜來西山的木塊和石頭,用來填東海。

仁 鳥

晉文公焚林以求介推,有白鵶繞煙而噪,或集介子之側,火不能焚。晉人嘉之,起一高臺,名曰思煙臺。種仁壽之木,木似柏而枝長軟,其花堪食。故《呂氏春秋》雲:“木之美者,有壽木之華。”即此是。或雲,此鵶有識,於焚介之山,數百里不復織網羅。(此“鵶有識於焚介之山數百里不復織羅網”,《拾遺記》三作戒所焚之山數百里居人不得設羅網。)呼之曰仁鳥。俗亦謂仁鳥白臆為慈烏,則此類也。(出王子年《拾遺記》)

春秋時晉文公焚燒樹林尋找介子推時,有隻白鵶鳥繞著煙鳴叫,有時停在介子推的旁邊,火就燒不著介子推。晉國人很讚美它,修建一座高臺,起名叫思煙臺。栽種象徵仁愛、長壽的樹木,這樹像柏樹,樹枝長而柔軟,開的花能吃。所以《呂氏春秋》上說:樹木最美的,有壽木之華彩的,就是這種樹。有人說,白鵶很有識辨能力。人們在燒死介子推的山上,幾百裡之內不再設羅網捕鳥,並稱這種鳥叫“仁鳥”。人們也叫仁鳥中的胸部為為慈鳥,就是這一類鳥。

幽州之墟,羽山之北,有善鳴禽。人面鳥喙,八翼一足,毛色如雉,行不踐地,名曰鸐,其聲似鐘磬笙竽也。《世語》曰:“青鸐鳴,時太平。”乃盛明之世,翔鳴藪澤,音中律呂,飛而不行。禹平水土,棲於川嶽,所集之地,必有聖人出焉。自上古鑄諸鼎器,皆圖象其形。銘贊至今不絕。(出《拾遺錄》)

幽州一帶,羽山北面,有一種善於鳴叫的鳥。長著人面鳥嘴,八隻翅膀一隻爪,毛像野雉,行走時不踩地面,名叫鸐。它的叫聲像樂器發出的聲音。《世語》上說:青鸐鳴,天下太平。就是昌盛繁榮的時代。它在沼澤上鳴叫,叫聲符合音律。它只飛而不行走。大禹治水之後,它便棲息在高山大地上。它們聚集的地方,必能出聖人。自從上古開始,鑄造各種鼎器,都用鸐鳥的形象做圖案,鼎器上銘文中的讚美之辭,流傳至今。

韓 朋

韓朋鳥者,乃鳧鷖之類。此鳥為雙飛,泛溪浦。水禽中鸂鷖、鴛鴦、鵁鶄,嶺北皆有之,唯韓朋鳥未之見也。案幹寶《搜神記》雲:“大夫韓朋,(一雲”憑“)其妻美,宋康王奪之。朋怨,王囚之,朋遂自殺。妻乃陰腐其衣,王與之登臺,自投臺下,左右提衣,衣不勝手。遺書於帶曰:‘願以屍還韓氏而合葬。’王怒,令埋之,以相望。經宿,忽見有梓木生二塚之上,根交於下,枝連其上。又有鳥如鴛鴦,恆棲其樹。朝暮悲鳴。”南人謂此禽即韓朋夫婦之精魂,故以韓氏名之。(出《嶺表錄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