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棟,順治二年應募從軍,隸屬陝甘總督孟喬芳麾下,並署理潼關守備,後隨徵秦州(今甘肅天水)、鞏昌(今甘肅隴西),擊敗明將賀珍、武大定,升任寧夏水利屯田都司。順治五年,鎮壓米喇印、丁國棟起義,因作戰有功,升任高臺遊擊。順治十三年,趙良棟隨經略洪承疇征討雲南、貴州,授督標中軍副將,後留任貴州,歸貴州提督李本琛節制。
吳三桂退出滇省,經營貴州後,趙良棟受排擠,秘使人前往京師告吳三桂與明軍勾連,有異心,書信卻為吳三桂所獲,遂遭拘押。加上朱永興對所謂的河西漢家三名將始終關注,張勇、王進寶已死,獨剩趙良棟一人,便屢向吳三桂索要,以證吳嚮明之心。
現在形勢突變,吳部失去了廣西孫延齡這個緩衝,黔省處於兩面夾擊之下。而吳應熊又尚未營救回來,吳三桂為爭取緩和的時間,終於下了殺手,以趙良棟的人頭向朱永興表示順從之意。
河西三漢將,是榮,還是恥?歷史上平定三藩而建功,但鎮壓反清起義,屠戮戰區百姓,四川人更是遭到了又一次浩劫,其罪當誅,不為可惜。
“岷殿下點名要的人,為何不活著送去?”郭壯圖在書房內不解地問道岳父。
“此人恨孤極深,若萬一得殿下看重,日後必對孤不利。”吳三桂搖了搖頭,悵然道:“且爭取些時間,待應熊歸來,便可向清廷勒逼,或要錢糧,或要湖南,仍不失裂地封王。”
打不過明軍,就算暫時從清廷那裡要了地盤,難道明廷會允許您裂地封王嗎?郭壯圖心中暗自嘆息。覺得吳三桂越拖越不利。因為要看住貴州,明軍在滇省、桂省都有重兵而不能用,豈不讓岷殿下怨恨?
“岷藩有仁心,向來注重少死傷士卒。”吳三桂彷彿在解答著郭壯圖的疑惑。又彷彿在自說自聽,“若以貴州一省反正,可保家眷資財;若投之可定大江以南的勝勢,卻仍不失官封王侯。”
不是很連貫,但郭壯圖聽明白了。岷藩仁厚,為了少死傷,估計不會急著對貴州動兵,現在只是以勢迫人。現在明軍佔著戰略主動是不假,可若說一定能必勝,倒也未必。先觀望。再在關鍵時候成為關鍵的力量,那得到的待遇自是大不相同。
“清廷猜忌日重,即便再為其拼命立功,就算暫時倖免,最後亦難善終。”吳三桂緩緩地說道:“然大江以南畢竟不適滿洲八旗馳騁。與明軍大戰一場,縱是得勝,恐怕亦是元氣大傷。岷藩有海外之地,又派晉王經營四川,敗而難亡,其水師強橫,必如鄭氏一般。使沿海難得安寧。何況漢人的情緒已被鼓動,想穩定地方,談何容易?”
“介時王爺可趁時而動,或割據西南,或與岷藩聯手,共制滿清。地位自是不同。”郭壯圖約略猜出了吳三桂的想法,笑道:“滿人有幾許,想在南方穩固統治,少不得裂土分茅,王爺依然是一方諸侯。”
“形勢萬變。這只是孤的一廂情願,成之極難。”吳三桂苦笑了一下,說道:“且等等看吧!只可惜黔省地處內陸,難有海上出路。如若不然,與西夷商貿,可得火槍、火炮等利器,實力大增之下,迴旋餘地自是寬闊。那岷藩,滇省未定便急著攻伐安南,由安南而出海,目光之深遠卻是令人難及啊!”
“或者也不是目光深遠。”郭壯圖玩笑般地說道:“當初形勢多危急,岷藩說不定是預留後路,戰若不利便出海他走呢!”
吳三桂呵呵一笑,說道:“嗯,怕是真有此想。憑岷藩的本事,只要有數千精兵,攻掠海外之地,收服蠻夷,卻也不難異地稱王。”
“異地稱王之後,岷藩亦不是個消停的主兒。”郭壯圖笑道:“反攻倒算怕是少不了的。”
“但卻不會有如此大的聲勢了。”吳三桂嘆了口氣,說道:“退易進難,若真奔走海外,人心盡失,再難收攏。哪象現在,即便明軍敗上幾場,哪怕丟失兩省,亦能喘息休養,以力再戰。若想徹底剿滅,除非……”
郭壯圖略一思索,已經知道吳三桂所指為何,試探著說道:“除非鄭家反目,重創或殲滅其水師。”
“正是如此。”吳三桂輕撫額頭,沉聲道:“只是那鄭家小兒,豈能是岷藩對手?但這個變數,確實存在。”
郭壯圖急速思索著,頓覺明軍的形勢也未必如表面上那麼好,隱患還有,內亂的可能性也不小,岳父的謹慎倒也有些道理。
………………
廣州城,岷王府。
“派人把聖旨送到廈門去吧!”朱永興走進機要室,便發出了第一個指示。
不出所料,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