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3 / 4)

太監不是人啊。

順便說一句,在明代,奴才是朝廷大多數太監的專用蔑呼,而在清代,奴才是朝廷大多數人的尊稱(關係不好還不能叫,只能稱臣,所謂做奴才而不可得)。

這件事情讓崇禎意識到,魏忠賢是不會消停的。

而下一件事使他明白,魏忠賢是非殺不可的。

確定無法挽回,魏公公準備上路了,足足準備了三天。

在這三天裡,他只幹了一件事——打包。

既然榮華於我如浮雲,那就只要富貴吧。

但這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幾百個僕人幹了六天,清出四十大車,然後光榮上路,前呼後擁,隨行的,還有一千名隸屬於他本人的騎兵護衛。

就算是輕度弱智的白痴,都知道現在是個什麼狀況,大難當頭,竟然如此囂張,真是活膩了。

魏忠賢沒有活膩,他活不到九千九百歲,一百歲還是要追求的。

事實上,這個大張旗鼓的陣勢,是他最後的詭計。

這個詭計的來由是歷史。

歷史告訴我們,戰國的時候,秦軍大將王翦出兵時,一邊行軍一邊給秦王打報告,要官要錢,貪得無厭,有人問他,他說,我軍權在手,只有這樣,才能讓秦王放心。

此後,這一招被包括蕭何在內的廣大仁人志士(識相點的)使用,魏忠賢用這招,說明他雖不識字,卻還是懂得歷史的。

可惜,是略懂。

魏公公的用意是,自己已經無權無勢,只求回家過幾天舒坦日子,這麼大排場,只是想告訴崇禎老爺,俺不爭了,打算好好過日子。

然而,他犯了一個錯誤——沒學過歷史唯物主義。

所謂歷史唯物主義的要點,就是所有的歷史事件,都要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來考慮。

王翦的招數能夠奏效,是因為他手中有權,換句話說,他的行為,實際上是跟秦王籤合同,我只要錢要官,幫你打江山,絕不動你的權。

此時的魏忠賢,已經無權無官,憑什麼籤合同?

所以崇禎很憤怒,他要把魏忠賢餘下的都拿走,他的錢,還有他的命。

魏忠賢倒沒有這個覺悟,他依然得意洋洋地出發了。

但聰明人還是有的,比如他的心腹太監李永貞,就曾對他說,低調,低調點好。

魏忠賢回答:

若要殺我,何須今日?

今日之前,還無須殺你。

魏忠賢出發後的第三天,崇禎傳令兵部,發出了逮捕令。

這一天是十一月六日,魏忠賢所在的地點,是直隸河間府阜城縣。

護衛簇擁的魏公公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幾天來,他在京城的內線不斷向他傳遞著好訊息:他的親信,包括五虎、五彪紛紛落馬,老朋友王體乾退了,連費盡心思拉下水的徐應元也被髮配去守陵,翻身已無指望。

就在他情緒最為低落的時候,京城的快馬又告訴他一個最新的訊息:皇帝已經派人追上來了。

威嚴的九千九百歲大人當場就暈了過去。

追上來,然後呢?逮捕,入獄,定罪,斬首?還是挨剮?

天色已晚,無論如何,先找個地方住吧,活過今天再說。

魏忠賢進入了眼前的這座小縣城:他人生中的最後一站。

阜城縣是個很小的縣城,上千人一擁而入,擠滿了所有的客店,當然,魏忠賢住的客店,是其中最好的。

為保證九千歲的人有地方住,許多住店的客人都被趕了出去,雖然天氣很冷,但這無關緊要,畢竟他們都是無關緊要的人。在這些人中,有個姓白的書生,來自京城。

所謂最好的客店,也不過是幾間破屋而已,屋內沒有輝煌的燈光,十一月的天氣非常的冷,無情的北風穿透房屋,發出淒冷的呼嘯聲。

在黑暗和寒冷中,偉大的,無與倫比的,不可一世的九千九百歲蜷縮在那張簡陋的床上,回憶著過往的一切。

隆慶年間出生的無業遊民,文盲,萬曆年間進宮的小雜役,天啟年間的東廠提督,朝廷的掌控者,無數孫子的爺爺,生祠的主人,堪與孔子相比的聖人。

到而今,只剩破屋、冷床,孤身一人。

荒謬,究竟是自己,還是這個世界?

四十年間,不過一場夢幻。

不如死了吧。

此時,他的窗外,站立著那名姓白的書生。

在這個寒冷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