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1 / 4)

小說:神箭傳說 作者:莫莫言

第七卷 第八十一章 關洛爭雄·四十五

深,被臨時改為皇帝行轅的漢中郡守府裡仍然***通黑衣黑甲的戰士如標槍般挺立在郡府周圍,銳利的目光不時掃巡著周遭寧靜的街道房屋。

府衙大堂裡,朝會剛剛結束,陳博獨坐在上首,一臉的疲憊。這幾天一直馬不停蹄地趕路,不過在眾臣的堅持下,每日的早朝卻仍然進行著,只不過早朝變成了晚朝。不過這一切卻讓陳博感覺可笑,比起當初令不出長安的窘境,現在直若小孩子過家家一般。詔書仍在一道道發出,甚至比起在長安時還要多。不過他心裡也清楚,這些詔書恐怕根本送不到接收人的手中;就算僥倖送到了,能不能執行還是個未知之數。

不過這些大臣們卻是樂此不疲。出了長安,他們似乎終於可以大展手腳了。雖然一路疾馳,不過沿途的種種卻讓他們有了發揮的空間。即使只是走馬觀花,這幾天來眾臣已經對沿途州縣的弊政“深惡痛絕”,僅是要求改革地方、罷黜官員的奏章,便有上百份之多。而每天的“晚朝”也少不了一番痛陳,似乎不這樣,就不能顯示出自己的嫉惡如仇、剛直不阿和精明能幹。倒是吏部尚書溫廷羽還明點輕重,以“盡數換之,將以何為替?”駁之。不過卻遭到更多人“寧缺勿濫”的還擊,甚至還有數名官員聯名要求罷免溫廷羽的尚書之職。

陳博總算對這些新晉的大臣們徹底失望了。確實,各地的官員均有失職的情況,有的地方百姓與官員甚至到了水火不容地地步。可是值此非常時期,若是他過一郡罷一郡,這次的巡幸之旅恐怕就要舉步維艱了。而且正如溫延羽所說。真的要徹查起來,要撤換的官員恐怕佔去十之七八。現在這種情形下,哪來這麼多後備的官員填補空缺。寧缺勿濫,說得倒好聽,放在太平時節讓一兩郡的官員空缺或許還沒什麼,但現在連皇帝都在逃難了。若是地方沒有官員鎮守,後果根本就不堪設想。

他重用庶族士人以壓制長期把持朝政地世家大閥,可卻沒想到這些庶族士人一獲重用,便急欲建功。以前困於長安一城,倒還沒什麼,怎麼鬧騰也產生不了什麼影響。現在到了地方,便立即開始指手劃腳了。特別是對於那些出身世族的官員,更是千方百計的想要找出其錯漏,直欲將世族之人全數掃空。

世族長期壓在庶族頭上。讓其難有翻身的機會,兩者的對立可想而知。雖然陳博有心利用這種矛盾,來加強他的權柄,但那卻不是朝夕可以達成的。可惜庶族官員們卻很少有這種大局觀念,就連他所倚重的六部尚書,也僅有溫延羽和古孝純明白輕重,多次甘冒眾怒而阻止了眾臣的過激行為。若非如此,恐怕連陳博也不得不違心屈服於眾意,做出自己不願做地事情來。

“這才五六天,就已經如此了……”長長的嘆了口氣。陳博頹然站起,望著門外默默發呆。想起向奪取三家權柄這段時間的經歷,從最初的興奮與期待,到最後惶然、失望,陳博眼中不由生出一絲悔意。本來準備蓄意隱忍。等待最佳的時機實行父皇臨終仍未完成的計劃。可惜在越來越感到三家的威脅之後,他終於提前發動了。現在終於到了他為自己的衝動。而承受後果的時候了。

“若無可挽回,巴蜀可為汝最後之庇護。”父皇臨終前的囑咐仍猶在耳,陳博卻沒想到自己會真地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大陳開國皇帝本就是前朝的一員大將。雖然也是世族出身,不過並不視為主流。雖然勉強得到了當時各大世族的支援,不過一直到立國數年之後,各大世家對其輕視之心仍然毫不掩飾。

憂慮之下,開國皇帝便暗中將巴蜀封給了被視為寒門又一直鼎力支援自己的康氏。表面上是念其舊誼與大功,實際上卻是由康氏一族暗中訓練士卒,修築關防,以山為牆,以河為護城河,將巴蜀築成一座鐵壁般地堅固堡壘。一旦時局有變,陳氏便可退入巴蜀,據山河之險而拒天下。進可再圖天下,退則據地稱王,不至於遭到滅頂之災。

而在其後地百年裡,陳氏雖然坐穩了江山,不過卻仍然與各大世族之間展開激烈的爭鬥。最初幾個最大地世族被逐漸消滅掉了,可是新的世族豪門又隨之崛起,皇族與世族之間對權力的爭奪幾乎沒有停息過。巴蜀這個避護之所,也在這樣地情況下一直得到加強。待到上任皇帝時,雖然年年對匈奴用兵,卻一直未從巴蜀徵調一人一糧,如此的巴蜀暗中已經隱藏了十萬精兵,錢糧足夠支撐數年之久。

正因為有這麼一個強大的後盾,陳博才放心大膽的在並未準備好時向三家發難,甚至準備一舉消滅各大世家的勢力。一旦此舉成功,庶族便會應勢而起,擠佔之前由世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