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白馬義從的暗號(1 / 2)

聽說有胡人趁機南下,還敢劫掠他的大將,袁紹惱羞成怒。

不過極具涵養的他還控制得住,所以並沒有非常激烈的表現。

非常熟悉幽州情況的劉和分析道:“目前,幽州的主要戰力閻柔、踏頓都南下助戰來了。估計當地局勢確實有點不穩。”

討論一番後,發現還是要派人北上支援,並最好聯絡一下關係不錯的鮮卑軻比能,讓他在草原上約束其他雜胡。

袁紹打算命令戰力最強的張郃、高覽配合踏頓一同北上追殺。

淳于瓊怕走漏風聲,掩飾道:“這些胡人說不定是新西涼軍收買的賊人,專門為了聯絡易京突圍而來。我軍顏良、文丑等已經離開,若是再分散兵力,恐怕正中敵人下懷啊。”

劉和說道:“要不然讓幽州別駕韓珩,以及剛好走在那邊的鮮于輔、田豫追查?”

袁紹說道:“好,就讓韓珩、鮮于輔、田豫追查,其餘各郡太守配合。”

此事看起來已經佈置妥當,可是田豐微微皺眉,估計背後並不簡單。

剛好他撞到許攸也是一樣的神色,這兩位性格迥異的謀士尷尬一笑。

兩人相約討論一下,淳于瓊的反常智慧表現,看看是不是有什麼特殊情況。

袁紹一面在對抗著童遠、張燕、公孫瓚這些敵人,同時也在想辦法制衡手下過於突出的能人,並瓦解各個地方勢力。

這幽州除了他派去的別駕韓珩和涿郡的部分官吏,就沒有更多他的人了。

西邊的軍事重鎮代郡,深入太行山中,掌握在軍閥鮮于輔、鮮于銀手中。

北邊的漁陽郡由本地大族王松把持,那裡的胡人眾多,僅僅是口頭服從於他。

東邊的右北平郡,是連線遼西、遼東的唯一通道,由擁兵數萬的閻柔掌控。

最東邊的遼西,則被烏桓蹋頓掌握。蹋頓是烏桓王丘力居的從子,現在統領著核心的三王部。

此外幽州境內還有烏桓各部、鮮卑族人,北邊還有鮮卑單于王庭和一些十分強橫的部落。

袁紹想想這些頭就大了,而這些地方最讓他關心的是代郡。

代郡對應的後世山西大同市的陽高縣、張家口市的蔚縣、陽原、懷安等縣。但是,後世的張家口市及懷來、延慶等地,則屬於隔壁的上谷郡。

這造成一個結果,那就是代郡幾乎與幷州一體,它和上谷郡的大部,與冀州、幽州絕大部分割槽域隔著太行山,非常不好掌控。

而且,這裡有烏桓三個較強大的部落,還挨著幷州童遠、北邊鮮卑單于步度根,鮮卑小種的軻比能。

沮授曾經建議他掃滅張燕和公孫瓚以後,就要震懾胡人,驅使匈奴。

現在,張燕、公孫瓚羸弱,胡人中的蹋頓主動投靠,可是匈奴人已經讓童遠這小子給搶跑了。

此時,沮授又看到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代郡。

如果說上黨是袁紹佔據的幷州最後一塊地方,也是太行山南線的缺口,那代郡就是太行山北端的橋頭堡。

因為代郡在手,太行八陘的軍都陘和蒲陰陘,才能安穩在袁紹手中。

所以,袁紹讓沮授率領一萬兵馬,走冀州西北角的中山國。進入太行山的蒲陰陘,快速抵達代郡南部。

而讓原本在代郡、上谷頗有勢力的鮮于輔大軍,從易京向北抵達涿郡、薊縣,然後經過昌平縣走軍都陘,經上谷郡,回到代郡東部。

如此一來,袁紹就在代郡插入了一顆釘子。而執行這個任務的人,是他手下綜合能力最強的沮授。

他的本領既能防範童遠、步度根諸賊,又能制約鮮于輔這種地方大將,兩全其美啊。

他自認為作為上位者,要看得遠一點、深一點、狠一點。

常人只是在想眼前的公孫瓚,他想得是如何處理愈發功高蓋主的鞠義。

常人都在想如何救援上黨,他在想怎麼給袁譚組一套能發揮出他本領的團隊。

常人在擔憂代郡兵力不足,他思慮的是怎樣讓那片土地真的受他的掌控。

他覺得這份苦心孤詣,雖然不可能被他人所理解,但一定會得到回報的。

……

繞路走薊縣、昌平、軍都陘回代郡的鮮于輔、田豫大軍,從涿郡往北行軍。

此時已是深秋,各地牛羊吃得精壯,作物也在婦女老弱等的努力下,收穫完畢。

“布穀~布穀~布~谷~”

路邊不時傳來布穀鳥的叫聲,今年倒是個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