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在為朝廷操心哪!他提出兩條,一是讓他親自帶兵入蜀,平定叛亂;另一條是建議夔州轉運使丁謂在所轄夔、施、開、黔諸州招募蠻夷丁壯,協同雷有終消滅叛賊,穩定川蜀,各位愛卿以為哪種意見更為可行?”
李沆把寇準的摺子傳給王旦,說道:
“陛下所言不差,寇準確是個忠良之臣,只是行事多不檢點。他既有此志,臣以為給他部分兵馬就近入蜀,不失為一良策。”
呂蒙正不同意李沆的說法,奏道:“這些年臣觀察寇準,不僅是做事不檢點,而且有勇無謀,人又剛愎。派他入蜀,很難與雷有終同心合力。況且寇準好大喜功,平蜀之後,勢必以為自己功勞卓著,要麼向陛下邀取高官,要麼以功臣身分請求留知成都府。陛下滿足不了,他便會一肚子怨氣,陛下反倒會落個有功不賞的惡名。”
“朕就不喜歡你們沒完沒了地指責寇準!朕建儲即位,都是呂端和寇準堅執主張。太宗皇帝不是也說呂端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嗎?人無完人嘛,只要他能為朝廷做成事,就是忠臣!”趙恆對呂蒙正的話很不滿意。
呂蒙正看看王旦,希望他幫助自己說話,王旦卻朝他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再堅持。王旦這一搖頭,呂蒙正更憋足勁兒來,脫口說道:
“臣以為寇準既是個能為朝廷成事的人,又是個能給朝廷敗事的人。臣全然是在為陛下著想,並不想攻訐寇準個人。以臣之見,不如採用他提的第二種意見,立即命丁謂組建蠻兵,曉以利害,圍截王均,這樣不但朝廷開支甚少,且蠻兵熟悉山川地形,只要為朝廷所用,必能事半功倍。”
王旦來了個折中,言道:“臣以為李丞相所言有理,寇準有雄心,必將所向皆勝。呂丞相的擔心也不可不防,寇準脾氣倔強,剛愎自用,萬一與雷有終不合,豈不是自相消磨?此事還是陛下獨斷為妥。”
趙恆也沒多想,說道:“丁謂不是總埋怨朝廷不重用他嗎?這一次就給他個立功的機會。至於寇準,朕想讓他回京城來。朕聽說這段時間開封的案件驟然增多,現在知開封府的溫仲舒太老了,精神不濟,請求致仕,就讓寇準接替他吧,幾位愛卿有何話說?”
呂蒙正苦笑一聲,心裡暗道:本來想把寇準摁在鳳翔府,沒想到反倒把他擠進了開封府!不過他沒法再說話了,他明白趙恆急於起用寇準,完全是出於對寇準堅持立其為太子的報答之心。
見眾人都沒有話說,趙恆拍板定下,又對王旦道:
“丁謂的事就交給樞密院,火速去辦!”
“遵旨!”王旦合掌行禮,又奏道:“臣請派一名精幹武將與丁謂共同組軍,這樣會更加穩妥。”
“很好!”趙恆認為此話有理,問王旦道:“王樞密打算派誰去?”
“臣想讓楊崇勳飛馬前往,不知陛下聖意如何?”
“楊崇勳?好哇!楊崇勳是個神射手,讓他幫助丁謂,丁謂更不會有話說了!”趙恆沒有多想便答應了。王旦舉薦楊崇勳當然有他的目的,他知道楊崇勳的妹妹是楊才人,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不求對自己有什麼報償,起碼可以堵住楊崇勳的嘴,免得他說自己的壞話,就算達到目的了。組織蠻兵之事十萬火急,楊崇勳接到皇命,只帶了幾個禁卒,晝夜兼程,不到十天便趕到了夔州。轉運使丁謂是個很年輕的路分長官,只有三十多歲。此人生得面色白皙,眉清目秀,兩隻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知道是個十分機敏的人。聽說朝廷派了人來,立即出衙迎接:
“楊大人一路辛苦,下官這就命人備辦酒席,為楊大人洗塵!”
楊崇勳的官兒比丁謂小,仗著是朝廷下來的,更仗著妹妹的才人地位,也不客氣,大步走進衙署,邊走邊對丁謂說道:“朝廷命丁漕使立即組建蠻兵向川西挺進,消滅王均叛賊!”說罷從懷裡掏出樞密院的文書遞給丁謂。他稱丁謂為“漕使”,是當時習慣的稱呼,因為轉運使的主要職責是掌管糧谷漕運,久而久之,非正規的場合裡,人們便把轉運司叫“漕司”了。
第四十回 圍成都逼走王均(2)
丁謂看罷,雖然感到此事十分棘手,還是信誓旦旦地對楊崇勳說:
“楊大人放心,既然朝廷信任下官,又有楊大人在身邊指教,下官一定把事情辦妥,不負皇上託付!”
他眼珠只轉了幾下,已經把第一步考慮好了。“楊大人稍坐飲茶,下官去去就回!”也不等楊崇勳應答,快步走出衙廳,叫來屬官,如此如此,這般這般,言簡意明,乾脆利索。事畢匆匆回廳,與楊崇勳對案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