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只比弟弟大一歲多,年齡還那麼小的我,根本不必負擔什麼責任。但是,因為環境不同,我深深瞭解到,如果我缺乏責任感,整個家庭就會因此而遭受到可怕的傷害。
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或許我比同齡的小孩辛苦太多太多。不過話說回來,可能正是因為這些磨練,才能使得我比他們更早熟,更有責任感,也更具有成功的條件。我並不埋怨自己身為貧困之家的長子,並不計較自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因為,換個角度想,這樣的經歷才足以使我堅強茁壯。在別人尚是嗷嗷待哺的幼童時,我已懂得人與人之間的責任,也已開始學習為自己負責任。
因為用心,我們兄弟姐妹的感情很好。例如:母親在田裡種菜時,年幼的弟妹會把已成熟的蕃薯或蘿蔔合力拔出來,讓大人們看了都忍俊不住。而母親由於工作繁忙,常常無法親自哺乳,此時,我這個做大哥的就得把地瓜攪碎在湯裡,用湯匙一口一口喂弟妹吃。雖然清
掃家裡、煮飯、喂弟妹、洗衣服等家事我都得一手包辦,但其實我對這種照顧家人的感覺還
頗為甘之如飴,因為感覺到自己像個大人一樣被尊重。
為人長兄讓自己學會如何扛起責任
提起弟妹們對我的回饋,那更是窩心。我記得,因為我六七歲就會利用空暇時間去幫母親撿煤渣、翻檯車,也會上山挑木材賺工資,去挑枯枝回家燒或挑到市場上去賣。當時我尚嫌幼嫩的肩頭和母親一樣,也是常常佈滿了傷痕。有一次我挑柴回家,大弟看我肩膀受傷很痛,竟自作聰明學大人的樣子,撒了一些鹽巴在我的傷口上,說是可以消毒。
雖然當時的我痛徹心肺,但是看大弟天真的模樣,又想到弟弟如此貼心的舉動,我不禁笑了出來。說也奇怪,不知道是鹽巴消毒的作用真的很棒,還是大弟的愛心對傷口癒合有效,那一次我的肩膀居然好得出奇的快呢!
和弟妹們同甘共苦一起成長的日子令我難忘,其實我應該感謝弟妹們提供機會,讓我學習做一個好大哥,而我更以身為長兄為榮。
成長天啊!我該怎麼辦?
五歲時,我有一種感覺,我是賦予不凡使命來到這個世界
五歲起,我就得要進廚房煮飯給全家人吃。由於家裡窮,孩提時我便明白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個道理。在我們家,如果想等著“飯來張口”,是一定會餓死的,所以撿野果、摘山菜,對小小年紀的我而言,是每天例行的飯前準備工作。
對於習慣了現代化裝置的人來說,大概很難想像我所謂的“下廚”是怎麼一回事吧!那時候,煮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像原始人一樣生火,假使沒有柴,我必須先去撿拾可以當柴火的枯枝,然後再努力扇、吹起灶裡的火苗。所以剛開始學煮三餐時,我常搞得整個人全身黑漆漆,像個小黑炭似的。
其次,在我們家做飯並不是父母幫你準備好材料,你只要出力就行了,而是連食物都得要自己去想辦法找來,所以張羅食物來源就是對我的一大挑戰。有了這樣的訓練,在我童年時,山裡有什麼能吃的野菜,我幾乎全部都知道。不過,由於食物的來源光靠野菜供應並不是很穩定,所以除了到外頭去摘,我還要幫母親種地瓜及其他青菜來補充。
地瓜餐是家中最常出現的菜餚
種菜是件極為辛苦的差事,拔草、鬆土、播種、除蟲等等,都得花上許多工夫。而到鄰居家挑水肥,更是令人不愉快的經驗。想想看,年幼的我必須忍受著排洩物的穢氣,將水肥一桶桶挑回家,弄得全身髒臭不堪;而有些糞坑或尿池因為日積月累深不見底,連大人經過都要小心免得跌下去溺斃,而我居然以一副弱小身軀去擔任這個粗重的工作。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是非常危險。
那時,每逢別人的蕃薯田採收過後,我總會跑到田裡,去尋找人家丟棄不要或遺漏未採的蕃薯。那個時候我多找到一條,心裡就多一份充實的感覺。
當年,我家的主食是地瓜稀飯,每餐必有炒地瓜葉,此外頂多加幾條風乾的蘿蔔,就算是很豐盛的了。但我在廚房的工作卻不只是這些而已。前面我曾經提到過,礦區裡工頭欺凌礦工的風氣很盛,偏偏我父親除了礦工的工作外,又是村裡公認的好廚子,因此那些惡霸動不動就找上門來要父親為他們辦一桌好酒好菜白吃白喝。而身體孱弱的父親雖然能起來挖礦的時間並不太多,卻仍舊擔心沒礦可挖會從此以後斷了家裡的生計,所以他老人家每次總是拼了命起身,在家替這幫惡棍辦酒席。
此時爸爸會叫我拿工資表去跟福利社的王先生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