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3 / 4)

小說:世界因你不同 作者:敏兒不覺

誰?當年程式設計最厲害的是哪一位?留學後論文做得最好的是誰?”

清華的朋友告訴我,有一個叫李勁的“鄧摸頭”,就是當年鄧小平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時身旁的那個男孩,他後來到了美國,在夏普實驗室工作。而中科大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成績最好的是李世鵬,得過三次郭沫若獎學金,現在人在桑納福實驗室。我決心把他們都拉過來。很巧的是,這兩個人最尊敬的人都是張亞勤,當他們聽說亞勤已經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也就義無反顧地加入了。

1998 年底到 1999 年,沈向洋、張宏江、黃昌寧、王堅、李世鵬、李勁、朱文武陸續加入微軟中國研究院,給研究院不斷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形成了研究院第一批管理團隊。

1999年2 月,研究院從六層搬到了五層,辦公室什麼都不缺,除了需要更多聰明的“中國大腦”。

我相信,微軟的招牌絕對不會讓優秀的人止步,因為我相信,憑藉我在美國矽谷工作多年的習慣,微軟中國研究院將帶給大家的是一個寬鬆的環境、開放的平臺以及豐厚的待遇。

不過,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就是,當時中國計算機博士的水平與美國的相差甚遠,如果我們只是評估他們的科研成果或者博士論文質量,那可能一個博士生都達不到條件。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有一個新的“造血”機制——既然中國的博士足夠聰明,但是博士學位水平不夠,那我們就聘用博士,然後重新培養他們再做一篇博士論文。

這就是我的“副研究員”或“博士後”計劃。此前,微軟研究院裡從來沒有副研究員這個級別。我們給這些“副研究員”設定的期限是兩年,兩年之內,如果能有接近國際水平的表現,就提升為“正”研究員,如果沒有達到水平,我們就會告知不轉正的決定,並建議他們開始找別的工作。這樣的一個

“副研”制度,既符合了公司的要求和制度,也讓我們儲備了一批生力軍。

既然是兩年的合約,我們必須給他們有足夠競爭力的待遇。說起待遇,讓我驚訝的是,很多早期加入雷德蒙研究院的人都變成了“富翁”。

有一次,我去研究院的一個同事家裡去做客,

他的家真是很奢華。他的話裡也時不時流露出生活的優越。“我女兒老是抱怨我,每年度假都去夏威夷!為什麼不換個地方啊?”吃午飯的時候,他開啟後門,讓我登上了一艘船,我們把船開到湖對岸的頂級義大利餐廳用餐,吃完飯後,他又把船開到湖心,拿出上好的紅酒和雪茄,請客人享用。

一個研究人員居然有這麼高的收入!我心裡暗暗驚訝,後來算算,如果1991年加入研究院,一個普通的研究員,憑藉微軟股票,很輕鬆就可以成為千萬(美元)富翁了。

當然,1998年,給員_r 大量的股票已經不可能,但我希望能給研究院的員工超出其他外企的薪水和股票,讓他們安安心心地作好研究。

另外,微軟中國研究院還承諾,凡是被僱用的研究員都可以解決北京戶口,這是吸引人才一個很重要的因素。l998 年,如果沒有北京戶口,買房、買車、生小孩都會比較麻煩。因此,研究院第一年就為僱員申請了20 個左右的北京戶口。

在希格瑪大廈安家後,前臺就源源不斷地收到求職信和簡歷。我們這個小團隊開始研究如何進行筆試和麵試,不放過一個優秀的人才。

由於求職者太多了,我們決定先組織他們筆試,筆試成績作為不重要的參考指標,只要不在最低要求線以下,都有機會進行面試。結果,90%的申請者都沒有達到筆試的最低要求線。這讓我很驚訝。

面試是最關鍵的。因為考官有限,剛開始,我們每天只能面試8 個人,而這8 個人要經過8 輪考驗才能過關。面試通常是一對一的,透過問答,8位考官關注4 個方面的問題:是否足夠聰明?是否有創新精神?是否有團隊精神?專業基礎怎麼樣?

有人說,一個進入微軟研究院的應試者就如同攀越險峰,越到後面越艱難,越接近成功也就越筋疲力盡。我們的題目有時候雖然很“怪”,但是其本質並不是一定要聽到正確答案,而是要從回答問題的思路中聽到其思維方法。

我們的問題包括:

〃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形的?

〃估計一下北京一共有多少個加油站?

〃你和你的導師如果發生分歧怎麼辦?

〃給你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你將怎樣去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