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一直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當我找不到證人時,小平大度地說,“我願意為你作證,我沒什麼好怕的。”他的直爽讓我至今難忘。一直到今天,我的郵箱裡還儲存著他當初發給我的郵件。我非常高興我可以幫助你做些事情。如果對你有幫助,我將非常高興作為證人飛到西雅圖。你的案子現在已經廣為人知,尤其在年輕人當中也引起了反響。你希望到中國;為中國做些事情'的理由溫暖了這裡很多人的心。我希望你迴歸中國不是為了Google,而是為了更多的青年人能夠近距離和你交流。我祝願你早日解決訴訟並希望早日在北京看到你!
後來,他不遠萬里飛到加拿大的律師事務所,幫我簽署了這份證人宣告。而呈現在法官面前的這份證詞,有力地證明了我在中國學生中的影響力,並且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微軟阻撓我去 Google 中國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怕年輕的技術天才摒棄微軟,加入Google,進而造成Google 中國的快速發展。徐小平在證詞中說:我從自己在新東方學校與學生們的交流中瞭解到,李博士極大地影響了許多學生的人生道路。在面對時代劇變時,李博士的信和文章幫助他們轉變了意識和觀念。我每年都會向全國各地的學生髮表數百場次的演講,在與他們交談時,我經常引用李博士的話。這些演講的聽眾通常是l8~40 歲之間、從高中生到博士的學生。李博士睿智的話語和建議在我的聽眾中總是受到熱烈歡迎,新東方學校還提
出請求並得到李博士允許,在我們學校的網站上轉載他的多篇文章。我得知並確信我們的許多學生和
有意申請出國深造的人都透過這一渠道看到了李博士的文字。我的學生們無數次告訴我,他們認同李博士,並相信在充滿困惑和矛盾的中國當今時代,他是一位值得學習、尊敬和信賴的人。我瞭解並確信李博士曾為學生們作過無數次演講並撰寫過多篇文章,這些文章往往都從東西方兩種文化結合的角度探討教育、技術和企業話題。他的話語和信件多年來在中國學生中間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上所述,我本人也對李博士的許多文章相
當熟悉,包括《美國教育啟示錄》以及聞名遐邇的;給中國學生的四封信'。我還訪問過李博士回答中國學生問題並提供建議和諮詢的網站,從中我瞭解到,李博士作為一位學生導師、顧問和引路人,在中國廣為人知,並深受尊敬。我瞭解並確信,2004 年1 月,李博士當選為《程式設計師》雜誌評選的中國軟體業最具影響力的20位風雲人物之一。2005 年1 月,李博士當選為《人物週刊》評選的2004 年中國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評語中,《人物週刊》組委會稱李博士為;傳奇人物……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正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蹟'。文中的;奇蹟'是指李博士推動中國大學教育改革的不懈努力以及教育學生們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國人。《人物週刊》原文的影印件,以及經過鑑定的此文英文翻譯版一起,作為證1 附在本證詞宣告後。我在此宣告,在華盛頓州法律之下,我的上述證詞真實準確,否則願受責罰。
小平在加拿大簽署了這份證詞。後來,我的律師打電話給他,告訴他有可能需要他到西雅圖出庭作證。小平當時馬上說:“如果要出庭,那我可能需要買一套正裝啊,我一件正式的衣服都沒有帶!”於是,徐小平第二天就在加拿大匆匆忙忙買了套西服,準備出庭的時候穿。不過,後來律師也沒有讓他去西雅圖的法庭上作證。因為有了證詞就ok 了,那套西服,也就白買了。
徐小平是一個非常風趣可愛的人,他的直率和坦誠,他的無所畏懼和拔刀相助,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感受到了人性的可愛。後來,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總之,2005 年8 月的最後一週對於我的人生而言至關重要。不僅僅因為那一週是取證的日子,而是這個階段裡我度過的每一天、經歷的每件事、遇到的每個人都讓我感慨萬千,我既體會到人情的涼薄,同時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我相信,無論時間如何流逝,這段時光對於當時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會是一生的回憶,它會在我們的記憶裡留下了或淺或深的痕跡。我知道,無論未來有多遙遠,我們都終將面對靈魂的拷問。我深信,對於這種拷問,我將作出無愧我心的回答。而對於其他的“傷害”,我也會將其當做一種寶貴的歷練。因為,每一種創痛,其實都會帶來一種成熟。出庭前的“魔鬼訓練〃
取證階段度過之後,兩方律師都會對彼此掌握的證據有一個初步的判斷,而雙方也會整理出一份訴狀送達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