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一些企業或組織考核機制不健全,員工多勞不能多得(包括金錢、福利、晉升、榮譽或其他),權責不一致。還有一些企業或老闆,在生活上對員工關心不夠,沒有進行應有的感情投資,實行的是沒有人情味的高壓管理,這也是促成一些打工者打工心態越來越重的原因之一。

當然,打工心態的形成還有社會因素,打工者自身的因素。

在一些企業實際經營裡,員工就是員工,就是被管理被管制的物件,老闆就是企業主人,就是資本家,就是剝削的收益人。這樣的狀態導致員工在獲取自己所有能夠獲得的報酬後,不再去想什麼社會責任、企業責任。

▲虹▲橋▲書▲吧▲BOOK。

第5節:打工心態形成的主要原因(2)

一些員工,特別是那些只把自己當成打工仔的員工,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歸類或定位為打工一族,以打工自居。因此,無論做什麼事情,總認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打工的,是在為老闆打工的,是為老闆出賣勞動力的,是為老闆做嫁衣的,是被老闆“壓榨剝削”的;而不是為自己而工作,不是為自己創造和提升價值,不是為自己積累資歷和財富的。在這樣的心態和觀念指引下,很多人得過且過,對工作不主動負責,不願意多付出一點點。老擔心自己只付出而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總覺得吃虧的是自己。

很多人覺著目前的工作工資少了點、位置低了點,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這山望著那山高。跳槽呢又怕風險太大,成本過高。為保證那點工資能如期進賬,自己分內的事將就著做,只要不出問題就行了,有機會偷懶的時候絕不含糊。於是逐漸養成了一種不求上進、安於現狀的打工心態。

這些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就要從改變自己的心態做起。要相信自己一定也可以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虹←橋←書←吧←。←

第6節:打工心態究竟害了誰

3。打工心態究竟害了誰

前面已經著重介紹打工心態的典型表現,分析了打工心態形成的主要原因。現在來看看,這種打工心態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弄清楚打工心態到底傷害了誰?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過去那種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人人大鍋飯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很多人被推向了市場的最前沿。在經濟地位上,很多員工成為打工者後,往往存在這樣的心態:工作上拈輕怕重,報酬上斤斤計較,態度上消極被動,得過且過,不負責任;甚至偷奸耍滑,遇到難事躲著走,能少幹就少幹;對自己的利益極度關心,對企業、對組織的利益漠不關心……

這種打工心態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特別在民營企業,有這種心態的打工者為數不少。這種心態從民營企業發端,已經深深侵入國有企業,甚至機關團體,給企業和組織帶來很大的管理難度。

首先,打工者這種消極被動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和組織的發展。擁有打工心態的人工作經常是斤斤計較的。有時只求安逸,不求上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將無形中消耗企業的內部資源,給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打工心態不利於個人的發展。有打工心態的人似乎心胸不夠寬廣,視野不夠開闊,老是盯著一些蠅頭小利,個人的發展受到名韁利鎖的束縛。如果一個人的打工心態過於嚴重,他就會不思進取,逐漸養成好逸惡勞等消極習慣,無形中浪費自己最寶貴的資源:時間與青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工心態”真是害人不淺——長期的“打工心態”固化了人的思維,淡化了人的責任感,扼殺了人的創新思維,沒有成本概念,缺乏長遠規劃……最為關鍵的是,“打工心態”越重,看問題的視角就越狹窄,自己也就越自卑,這種心態制約了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使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

在當前市場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打工心態是非常消極和不利的,正在侵蝕著很多人的熱情和才華,侵蝕著他們的事業成就,也在侵蝕著他們工作機構的效率和效益,嚴重破壞著我們的國家競爭力和民族競爭力!最終耽誤和受害最深的還是打工者自己,自己束縛了自己的發展並斷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其實,一個人的發展除了機遇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態。只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態,你才會不斷地發展,生活才會充實、輕鬆、快樂。

2008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黃書元在全國兩會上的提案中指出:“近年來,一些企業、事業單位、甚至國家機關的某些工作人員,不同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