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小說:曾經風雅 作者:竹水冷

拜客。”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教授的教授”,名門之後(1)

在科學、教育、文學、藝術門類裡,被冠為“泰斗”、“大師”、“宗師”者不勝數矣。姑且不論這一頂桂冠戴在受者頭上合適與否,總覺不新鮮;然被譽為“教授的教授”的卻只有一人:陳寅恪。

陳寅恪(1890—1969)是上世紀20年代清華國學研究院所聘四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之一。他的學問大、名望高,掌握漢語以外的語種達十六種之多(一說十三種),在對學生講“佛經翻譯學”時,能用十幾種語言來比較、研究,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白孰優孰劣,優在何處,劣在何方。他的拿手絕活是對歷史的研究,“在史中求史實”,“繼承宋賢史學大師,以求真實供鑑戒之史學思想與長編考異之法治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明清史等”。

陳寅恪1902年十三歲,隨兄陳衡恪(師曾)留學日本,後赴美在哈佛學習梵文、巴利文,1921年又赴德在柏林大學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東方古文字學。旨趣在“以求知識為職志”,留學計達十多年卻無意追求博士學位。1925年,吳宓擬請陳寅恪為研究院教授。清華校長曹雲祥問梁啟超:“他是哪一國的博士?”梁答: “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碩士。”曹雲祥又問:“他都有些什麼著作?”梁答:“也沒有什麼著作。”曹聽罷搖頭表示為難。梁啟超有點生氣地說:“我梁某人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麼,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寅恪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 梁啟超列舉了柏林大學、巴黎大學名教授對陳寅恪的推譽之詞後,曹雲祥同意了。

1926年陳寅恪執教於清華國學研究院。他上課喜歡用布包裝著相關書籍資料,一進課堂便將布包攤在講壇上。異趣所在是他備有一黃一黑兩隻布包,凡上佛經文學、禪宗文學必用黃布兜,講授其他課程則用黑的。冬日喜歡穿長袍馬褂,因體弱,有時嚴寒還加上件皮袍。講課時一興奮覺燥熱,便適時脫去。凡引徵重要文句或參考書目,他都親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活髒,學生要代勞,他一概謝絕。講課講到入神處,往往閉目而述如入禪境,直至下課鈴響,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論文發表,必將單行本分給每個同學研讀。上課從不點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賞問答式的筆試,倡導學生提問題,創新,期以對史識有新理解、新發現。他是一位“怪人”。國文考試加試是以科舉時代的方式對對子。以此測試學生的讀書博寡、語彙豐富及音韻學、邏輯學。此舉雖招致譭譽參半,但“寓意甚深”,可“測試作者的聯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現文學的天才和造詣,而修辭的程度更可以從這裡流露出來”。他既開風氣也為師。一面向學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導學生如何去做。出於他的聲望,北大的同學為不失名師的教誨不憚跋涉也來清華園聽課。那時陳寅恪不過三十多歲,還是單身漢。雖已被人稱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週還要花兩天時間進城跟人學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奮令學生們臉紅,也激發了學生們的勤勉精神。

他與王國維(靜安、觀堂)私交甚篤。1927年王國維於昆明湖自沉。在向靜安先生遺體告別時,研究院的學生們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陳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禮。他送輓聯,撰《王觀堂先生輓詞》,賦詩言哀。次年,應研究院眾學生之請為王觀堂先生撰寫碑銘,於碑文中闡發觀堂先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遺憾此碑今已無跡,幸有拓片尚存。

陳寅恪,江西修水人,生於長沙。出身於詩書世家。他自言並非是“讀書種子”,那是自謙。祖父陳寶箴,咸豐年間詩人,光緒年間官至湖南巡撫。其父三立,別號散原,清末四公子之一,近代著名詩人。長兄衡恪,民初著名的藝術家,詩、書、畫、印俱精,我國漫畫創始人。稱陳氏“詩是吾家事”確切不過。尤當陳氏宗族定居南京後,對子女教育更為注重。除延聘西席外還在家開設學堂,所授課程不止我國傳統文化典籍四書、五經之類,還設定數學、英文、音樂和繪畫。延聘的塾師都是飽學之士,如王伯沆、劉翼謀、蕭泉等。家中藏書也豐,多為古籍和佛典。童稚時代,家庭便為陳寅恪創造了一箇中西合璧、自由發展的空間。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教授的教授”,名門之後(2)

乃翁陳三立得陳寅恪時已三十有八。“恪”是兄弟間排行字,他生於(庚)寅年,由祖母黃太夫人命名為“寅恪”。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