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小說:日本戰國史 作者:千頃寒

壞事而被人所銘記,得以與北條早雲和齋藤道三兩位梟雄齊名。如果要給這位仁兄的人生做一個總結,恐怕有五個字最適合:叛亂癖患者。

松永久秀的出身不明,出生時間一說為永正七年(1510),出生地點和出身職業則版本不一,有人認為是阿波國、山城國或者攝津國的土豪,也有人認為此人是商人出身。甚至有種說法認為他與齋藤道三曾經是舊相識。戰國三大梟雄的出身都帶著謎一樣的色彩。

松永久秀最早出現在政治舞臺時擔任三好長慶的右筆之職。所謂右筆是日本幕府時代的一種文職官員名稱。在早年,武士勢力崛起的時候,許多武士是文盲,他們在行軍打仗、處理政務的時候,就需要一名文書官,一般由僧侶或家臣中識文斷字者擔任。後來,隨著幕府的建立,武士地位提高,右筆就成為一種固定的職務。在室町幕府時期,右筆成為一種握有實權的職務。幕府的文官集團“奉行眾”往往也被稱呼為“右筆方”,與武士的“奉公眾”相對應。右筆的職能也開始多樣化,有負責政務的計方右筆,有負責文書的外右筆等等。右筆由於文化水平較高,而且控制機要,所以在政務上往往有很大的發言權,甚至能透過自己的職掌來左右政局。

三好長慶是京都幕府管領細川家的家臣。三好家的發跡與細川家在戰國早期的興衰密切相關,而細川家的興衰恐怕還必須從明應政變開始說起。明應二年(1493),畠山政長攻擊畠山義就的兒子畠山基家,爭奪畠山家的家督位。將軍足利義材接受了畠山政長的請求出兵,這一援助行動遭到了幕府管領細川政元的反對。於是將軍拋開幕府管領,率領自己的奉公眾去幫助畠山政長。當足利義材離開京都以後,細川政元就聯合日野富子和赤松政則發動了政變,廢去足利義材的將軍之位,改立足利義澄。畠山政長兵敗身亡,足利義材則被幽禁。不久,義材逃往越中,號稱“越中公方”。在這次“明應政變”中,細川家透過廢立將軍體現了自己的權勢,又打擊了畠山家,使之一蹶不振,從而得以壟斷幕府管領之職務,在京都可以說是一手遮天。然而諷刺的是,細川家利用將軍家的內部爭鬥漁翁得利,自己不久也陷入了內部爭鬥。細川政元有三名養子:細川澄之、細川澄元和細川高國,三人為爭奪細川家督之位爭執不休。永正四年(1507),細川政元被養子細川澄之派人刺殺。細川家就此陷入內亂之中。

號稱“京兆家”的細川家發生永正內亂,就給逃亡在外的將軍足利義材提供了復位的機會。第二年,足利義材在大內家和細川高國的支援下上洛,在永正八年(1511)的船岡山之戰前,足利義澄病死,足利義材重新奪回將軍之位,兩年後,改名足利義。徵夷大將軍的歸屬之爭告一段落。但幕府管領細川家的爭執卻仍然在繼續。細川澄元在細川澄之弒父以後率先舉起了*大旗,但卻被擁立足利義材將軍的細川高國搶得了先機,兩人於是反目成仇。細川澄元於是加入足利義澄的陣營中參加船岡山之戰,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足利義澄的病死導致細川澄元在這次戰役中慘敗。不甘心失敗的澄元多次捲土重來,永正十七年(1520),細川澄元與家臣三好之長一度攻克京都,但逃到近江坂本的高國立刻組織實力反噬,奪回京都政權,三好之長自殺。極度失望的細川澄元同年在阿波國勝瑞城死去,留下一個7歲的孩子細川晴元。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叛亂癖患者(2)

沒有外患的細川高國又開始延續他父輩的作風。大永元年(1521)三月,細川高國與將軍足利義起了紛爭,倒黴的足利義無法對抗強大的幕府管領細川家,被迫再度出走,第二次丟掉了將軍之位,兩年後死去。高國重新擁立足利義晴為將軍。

不過囂張跋扈的高國高興得太早了。大永六年(1526),細川高國聽信細川尹賢的讒言,殺死重臣香西元盛,引起了一場騷動。細川晴元與三好元長(三好之長之孫)乘機從丹波國起兵。第二年,在桂川合戰中,細川高國戰敗,帶著足利義晴逃往近江坂本。細川高國這一次失敗所遭到的打擊是致命性的。享祿四年(1531),細川高國在攝津被三好元長打得大敗,*,三好元長在民居中的一個大甕裡搜到了躲藏的細川高國,逼迫其自殺。

三好元長就這樣成為細川晴元的元勳重臣。功高震主,細川晴元在奪取政權以後對這位有擁立之功的重臣猜忌萬分。天文元年(1532),細川晴元借本願寺騷亂的機會,指使三好宗三和木沢長政誘使一向宗信徒攻擊,三好元長無力抵抗,只好自殺,其時不過32歲。

三好長慶正是三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