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小說: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作者:低訴

出來的,後來就慢慢變成世襲了。部落聯盟的領袖,就更是打出來的。黃帝不是和蚩尤打嗎?炎帝不是和黃帝打嗎?誰的武力最強,誰就能當老大。甚至氏族、部落內部,也沒他們說的那麼好。什麼“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殘疾“皆有所養”,也就豐衣足食的時候勉強能夠做到。如果遇到災年,或者青黃不接,則往往是老人被拋棄,嬰兒被殺死,甚至被吃掉。這是人類學家研究的發現。為什麼呢?窮嘛!口糧不夠,只能先保證青壯年,因為他們是生產力。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也一樣。那是因為物資匱乏,根本就沒東西可偷,閉什麼戶,又哪有遺可拾?

所以,不要把原始社會想象得太好,文明、富裕、發展、科技進步,也絕不是導致罪惡的原因。貧窮、愚昧、落後,才是萬惡之源。歷史證明,人類越是發展,越是文明,戰爭就越少,犯罪也越少。你看現在世界上的戰爭有多少?沒多少吧!為什麼呢?文明瞭嘛!龍應臺先生講,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時,臺北街頭兩輛腳踏車相撞都要打架。現在呢?小轎車撞了都沒事。大家客客氣氣交換一下名片就分手,剩下的事情自然由律師和保險公司去打理。可見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也就是硬道理。

原始社會既非道家想象的那麼美好,也非道家所說的那麼無為。事實上,競爭從來就存在,甚至存在於動物世界。許多群居的動物每到發情期,雄性之間就要競爭,就要打鬥。勝利者妻妾成群,失敗者孤家寡人。當然,動物之間的這種競爭比較“費厄潑賴”(費厄即不窮追猛打,潑賴即不過分認真),也就是講究遊戲規則,正大光明地進行比賽,就像體育競技。勝利者並不將對方置於死地,而是分出勝負就住手,明年開春再重來。這點比人類好,也比較像春秋時期的戰爭,不為已甚,見好就收(請參看本書第六章第四節)。可見問題並不在於“有為還是無為”,而在於應該為人類的競爭,制定公平合理、文明和諧的規則。儒家的講“禮”,其實也就是強調規則和文明。所以孔子才主張“從周”(《論語·八佾》),主張“為東周”(《論語·陽貨》),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因為西周也好,東周也好,戰爭和競爭,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文明的。

六 儒道再評價(2)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所謂“古無為而今有為”是不成立的,但這並不等於道家的主張就沒有道理。我們要問:道家的“無為”,主要是對誰說的?對統治者,或者說領導人。統治者或領導人“無為”,又有什麼好處呢?老子說得很清楚:“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第五十七章》)。也就是說,君無為則民自為,君不治則民自治,君不給則民自足。統治者什麼都不做,老百姓自己就會做,這就是“自為”。統治者什麼都不管,老百姓自己就會管,這就是“自治”。統治者什麼都不給,老百姓自己就什麼都有了,這就是“自足”。自為、自治、自足,這是老子的希望。自為、自治、自足,就自由。這是莊子的追求。

哈!這不就是所謂“小政府,大社會”嗎?只不過,這樣一種主張,並不能靠倒退來推行,而只能靠發展來實現。也就是說,只有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這種方案才是可能的。這就是我們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再說“道德之爭”。

前面說過,道家主張“無為”的第二個原因,是“道無為而德有為”。這話有一定道理。因為道是規律,德是方式。規律本身當然無所作為,方式卻不能沒有可操作性。問題是,在道家那裡,不但道無為,德也無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麼!相反,在儒家那裡,不但德有為,道也有為。因為儒家的“道”,是“有為之道”。他們的“德”,當然也是“有為之德”。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說儒道之爭是“道無為而德有為”呢?

原來,在儒家和道家那裡,道與德有三重含義。一,道是規律,德是方式;二,道是遠古,德是近古;三,道是理想,德是現實。道家認為,規律高於方式,遠古好於近古,理想優於現實,因此取道不取德。儒家則認為,“大同之世”既然不復存在,“道的時代”既然已經一去不復返;那麼,能保住的,也就是“德的時代”;能建設的,也就是“小康社會”。保住了德,也就保住了道。這種態度,無妨叫做“保德以求道”。儒家“保德以求道”,道家“取道不取德”,結果是道家極力推崇“道”,儒家極力維護“德”。道家取道,所以叫“道家”;儒家取德,就應該叫“德家”。實際上諸子百家的命名也不統一。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