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層次:仁、義、禮。仁、義、禮,也分上下等。上等的仁,是“為之而無以為”,即行動有為,思想無為。上等的義,是“為之而有以為”,即行動有為,思想也有為。上等的禮,則是“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什麼意思呢?應,就是回應、呼應、跟著做、照著辦。攘臂,就是捲袖子、伸胳膊。扔之,就是拉扯。所謂“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就是不但行動有為,思想也有為,並刻意為之;而且,如果別人不回應,不呼應,不跟著做,不照著辦,還要捲起袖子伸出胳膊生拉硬拽,強迫別人做。這還是“上禮”!如果是“下禮”,就不知糟糕到什麼程度了!
四 道之謎(3)
顯然,在老子這裡,德、仁、義、禮,是由高到低、從好到壞的四個層次。德最好,仁次之,義再次,禮最壞。老子說,禮,是“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就是忠信的淡化,禍亂的開端。社會一旦必須講禮,那就勢必天下大亂。禮樂制度,豈能不批判?
不過這樣一來,也就有了兩個問題。第一,禮,為什麼就這麼壞呢?第二,如此之壞的禮,又是怎麼冒出來的呢?
第一個問題,只要列出表來,便一看就明白了:
上德 思想和行動都無為
下德 上仁 行動有為,思想無為
上義 行動有為,思想也有為
上禮 自己思想、行動都有為,還強迫別人有為
由此可見,在老子看來,無為才有德,有為必失德。越是有為,就越是失德。禮最有為,所以最失德,也最壞。
那麼,這個最壞的“禮”,又是怎麼回事?老子認為,是道德淪喪的結果。而且歸根結底,是最高道德淪喪的結果。最高道德是什麼?是徹底無為的“不德之德”,也就是“上德之德”。可惜,它後來沒有了。失去了德,就只好講仁,這就叫“失德而後仁”。後來,仁也沒有了。失去了仁,就只好講義,這就叫“失仁而後義”。再後來,義也沒有了。失去了義,就只好講禮,這就叫“失義而後禮”。到了講“禮”的時候,就很糟糕,就不可收拾了。這可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初不丟掉“德”,多好!
這就有了第三個問題:德,又是怎麼丟掉的呢?老子的說法,是因為失去了“道”。失去了道,就只好講德。這就叫“失道而後德”。後面的事情,就是不可遏制地滑坡: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最後是禮壞樂崩,天下大亂。看來,說到底,根本的原因,還是“失道”。因此,解救道德淪喪的唯一辦法,就是回到“道”。
那麼,什麼是“道”?
要弄清楚什麼是“道”,先得說清楚什麼是“德”。因為道與德是相對的。沒有德,也就無所謂道。德,甲骨文的字形,是一隻眼睛在看路。看路,當然是直直地看過去。所以,德有“直”的意思,也讀如直。它也可以寫作雙人旁加直,即路走得正;或者上面一個直字,下面一個心字,即內心正直。還有一種寫法,是上直下心再加雙人旁。無論哪種寫法,都從直得聲。孔子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就因為德與直有關係,可以玩這個文字遊戲(請參看李零《喪家狗》)。
德的第二個意思是“得”,得到的得。德,有兩個讀音。一是讀如直,意思也是直;二是讀如得,意思也是得。從哪裡得來的呢?路上。德的字形,就是一隻眼睛在看路麼!路,也就是道,合起來叫“道路”,只不過大的叫道(大道),小的叫路(小路)。這就是道。德,則是看路的眼睛,以及眼睛看到的東西。也就是說,德,就是從“道”那裡得到的東西;道,則是能夠讓“德”有所得的東西。老子從“道”那裡得到的東西(德)是什麼呢?無為。由此推論,道,也是無為。所謂“回到道”,就是回到“無為”。
這一點,老子自己說得也很清楚,比如《三十七章》就說“道常無為”。而且,道不僅無為,甚至根本就是“無”:無名,無慾,無聲,無形。這些都沒有問題。問題是:回到無為,就是回到哪裡去?無為的社會,又是什麼社會?。 最好的txt下載網
四 道之謎(4)
這就要弄清楚來龍去脈。前面說過,老子的“德”,是從“道”那裡來的。那麼,老子的“道”,又是從哪裡來的?有人說是想象出來的,我不太同意。一個人,怎麼可能憑空想出一個“道”來,還說得頭頭是道呢?陳鼓應先生說,老子的“道”,其實是“他在經驗世界中所體悟的道理”(《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這個我同意。比如“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