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頭,全部由鄉政府貸款高價收購。汪有志的牛就賣了8萬元。
半年過去,全國養牛十佳縣評比活動開始,由於雉水縣在評比中搞花架子,弄虛作假,被記者寫了內參,稱他們是全國“牛皮縣”,並把老百姓編的打油詩也寫了進去:
“雉水是個牛B縣,黃牛身上有錢賺。牛肉能出國,牛鞭上國晏。牛毛做刷子,牛骨做膠丸,牛糞養磨菇,牛雜罐頭鮮。只有牛B不能賣,專門吹給領導看。”
養牛奔小康的計劃落空,盧楓依然不氣餒,他又組織召開了經濟研討會,尋找新的突破口。盧楓在總結會上說:
“要尋求雉水縣新的經濟發展的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就是養豬。我們要爭取在明年把全國瘦肉型豬養殖基地的稱號拿下來。”
雖是這麼說了,但養豬與養牛不同,牛吃的是草,成本不太高。可豬就不能光吃草了。豬卻要大量的精飼料,農民還不富裕,哪來的錢買精飼料呢?一時間發展有阻力。|Qī…shū…ωǎng|汪有志得到這一訊息,二話不說,就用賣牛的錢全部買了豬。由於他買的全部是國外瘦肉型優良品種豬,所以對豬舍的要求也特別高,一色的青磚瓦房,水泥地板,乾乾淨淨的,比一般農戶的房子還要漂亮。村裡的人看到汪有志八字沒一撇就這麼投資,都說汪有志是瞎胡弄,但汪有志卻笑而不答。
果然,汪有志賣牛沒幾個月,緊接著牛的價格就降下來了。而這時候,由於全縣開始大養其豬,豬的價錢又上去了。汪有志喂的既有育肥的肉豬,又有繁殖的母豬,大大小小的都算上,有二百多頭,而且全是瘦肉型的,符合市場的需求,況且還有十幾頭母豬都還懷著小豬,這一下就在全縣出了名,又成了養豬狀元。
這時候,縣裡的養豬行動才真正波級到鄉里,各鄉鎮才開始爭著建豬場,建了豬場卻又為買不到子豬和成豬而發愁。因為建豬場是讓領導參觀的,沒有豬是不行的,僅有小豬也說明你剛剛開始養,不成氣候。只有大豬小豬都有,才能說明你早就開始發展養殖事業了。這樣,汪有志的豬就賣得非常快,價格也比往年番了三成。長青鄉就決定將汪有志的豬場作為全鄉的養殖業的點。不久,縣領導也帶著人來這裡參觀,鄉長楊小建向領導介紹著棗針養豬致富的情況,又讓棗針介紹他們養豬的經驗,棗針一捂臉就跑了,汪有志就替她介紹,講科學養豬的道理。
很快,汪有志就又發了。
那天,汪有志與棗針又賣了二十幾頭仔豬,得了幾千塊錢。來到雉水縣的大街上,看著滿街筒子的紅男綠女,再看看他與棗針穿著髒兮兮的衣服,汪有志就動了心:咱又不是沒有錢,咱咋就不配穿兩件好衣服呢?就與棗針商量著也該買兩件時尚衣服,整日辛辛苦苦的,連件好衣服都不捨得穿,見了領導也顯得太寒磣,同時,也太對不起自己了。棗針還是捨不得買,說身上的衣服好好的,又沒露著肉,買啥好衣服?汪有志說,買皮夾克,皮夾克耐髒又防寒,穿上又時髦。
那當兒,雉水縣流行皮夾克,大街上一街筒子人,穿皮夾克的人就佔了三分之一,一時間,穿不穿皮夾克就成了身份的象徵。汪有志這時候也想通了,一輦子吃苦受累的,沒享過一天福,現在手裡有錢了,就是得享受享受。
二人來到皮貨商店,賣衣服的老闆娘拿出各種款式的給二人看,還極力給他二人推薦:現在最流行的是雙牌扣的。可他們二人試了幾件都不合身,只好作罷。老闆娘說過兩天就去進貨,於是就留下二人的尺寸,二人就回家了。
又過了些日子,鄧未來到長青鄉協調辦公室的一些破事,就沒有走,晚上鄉里安排他在飯店裡喝酒。鄧未來說:“要喝酒可以,必須把汪有志叫來。”鄉長楊小建就立即安排一輛車,把汪有志給接來了。
汪有志一見是老友鄧未來來了,就非常地高興,酒興也就來了。楊小建就向鄧未來彙報汪有志這二年搞家庭經濟的成果,同時也給鄉里增添亮點,說得象英雄一般。鄧未來就笑咪咪地舉杯向他祝賀。汪有志說,哪裡呢,要說我富,首先要感謝鄧主任和蔡部長。鄧未來知道他要說破他和蔡平提供資訊的事,就堵他的嘴:“錯了,是縣委的富民政策。”汪有志忙改口:“對對對,是縣委的富民政策。還有楊鄉長的致富思路。你想想,如果縣裡不大養其牛、大養其豬,不搞那些致富工程,楊鄉長不號召我們抓住機遇,我累掉蛋也富不起來喲。”
楊小建見汪有志為他說好話,就多敬了他幾杯酒。接下來,就喝亂了套,汪有志與鄧未來划起了拳,一連戰了二十幾個回合,卻不見輸贏。這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