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子卻抬起眼來,仔細瞧著這位公主的表情。先是冷笑譏嘲,後卻又冷漠高貴起來,再之後大概不知想起了什麼,重新歪回了那架裝置極小的榻中。紫檀木的,三面隔板鏤著空花,做工精細油潤不說,只其上鋪的那張象牙席便已經豪奢不可言。這般底襯在下,雖然這位公主今日只是素服衣量,單枚絹花壓發,卻更顯尊貴。
清河公主緊靠著帷欄外,室內程老夫人與長媳,兩個女孩低聲談笑。氣氛似輕鬆愉悅,卻著實不象一家人。
寶襲回想起溫家情形,莫由來的對這位尚在摸索期的清河公主,心思突然柔軟了幾分。傘兒是個萬事通,凡舉問她的,沒有說不上來的。寶襲看書習字累了,便與她閒聊。頭一樁要了解的自然是京裡的這些公主們!
李淵的女兒大多居然還在,同安大長公主卻是個高壽的,因是長輩皇上素上敬重,當今太子妃王氏便是出自她夫家。
高密公主所嫁亦是長孫氏,外孫女前年被嫁給了吐蕃大相祿東贊,得皇上甚是嘉獎。比較有趣的是其前夫段綸的兒子居然娶了李世民的文安公主?算是姻親,卻無血緣。
與此極似的居然還有長廣公主,也是二嫁,不過是後夫的兒子娶了李四的壽春縣主。這次倒是結結實實的近親。
長沙公主的夫婿,姓氏十分彪悍,居然姓豆盧!??這會子正和李世民在高麗打棒子。
常樂公主是李淵女兒中,性格最烈的一個,眼裡不揉沙子,惹著她的人即使鬧到御前,也非爭執個長短不可。算是宗室裡最出名的爆炭。
接下來的這位才讓寶襲笑到內傷,都說高陽猛,她的這位親姑母房陵公主更猛,居然和親姐姐長廣公主的兒子亂倫,以致駙馬暴怒,殺了小楊童鞋。當然這二人也和離了,唐太宗童鞋氣的把這個妹妹關了起來,唔,聽傘兒說,這位猛公主去年臘月裡解禁了,不知道還會鬧出些什麼事來。
當然也有很乖的九江公主,李淵讓她嫁給了一個異族之人,執失思力。她竟然也照辦,而且夫妻感情還十分好!
餘下公主大多隨駙馬外放,唯真定公主和臨海公主在長安。
真定公主嫁的是崔恭禮,五姓博陵崔氏,不過是二房。聽傘兒講,長房嫡孫,崔貞慎與阿兄乃是同科。
至於臨海公主嫁的是西眷裴的宗子裴律師,裴氏家庭目前最顯赫的一支,在宗族中極有份量。可論起人緣來就不怎麼樣了。傘兒曾說,這位臨海公主性子豪奢,面甜心苦,整人之招術十分厲害。唯一缺憾之處,就是兒子裴承先風流自賞,只顧雪月,不求仕道。
至於溫家曾經尚的那位安定公主,改嫁第二年不知何故突然無疾而終了。
當然,這還只是上一輩的長公主們,便已經如此之眾,如此出彩。更否此輩活下來的十八位公主了!
長安城的公主府真的很多很多!
這位清河公主在中間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傘兒沒有多說,如弦丫頭卻自聽說過。清河公主是太宗皇上女兒中最早封公主的,五歲便食邑三千戶。十歲時便出嫁,嫁給了盧國公的二子程處亮。
佔了兩項第一?程處亮卻只比她大兩歲,按大唐初的習例,男子二十,女子十五方可成婚。這兩個人也未免太早了些。
理由到底是什麼?
寶襲很好奇。
不過比之這個,寶襲更在意的則是,這個對溫二孃頗有興趣,還算正直〔會徹夜看顧未落家族小娘子,雖始是因,可會這樣做的公主卻也真的不多。〕的現任庶公主,她到底想幹什麼?
而這條華麗卻不知是大是小的船,又是否值得一躍?
第16章 慢收露
旭日由東往西,氣溫慢慢轉高,待到正午街面上已如同沸煮,熱氣蒸騰。
左右觀客皆往蔭涼之處閃避,長安大街上皆有行道樹,一水的青槐,正所謂“條條青槐街,相去八九坊”“俯十二兮通衢,綠槐參差兮車馬”“綠槐十二街,渙散馳輪蹄”。只可惜再繁茂的樹枝也抵不過七月的炙陽,焉嗒嗒的葉子掛了一樹,聊勝於無的遮著那一點點的烈焰。聰明的長安人自然不可能將這樣等全寄望於這等無嘴之用,有支傘俏立的,卻也有裝備整齊的以長竿為架,挑起青布,遮出一片清涼來的。席地而坐,葫蘆裡有家裡帶來的漿酪,袋裡有烤好的胡餅。一家人談天說地,或與旁桌暢談古今,縐兩句佛學,端的無比樂乎。
寶襲先是站了半個時辰,而後清河頗無奈的賞了她一枚胡凳,同坐在外帷處,隔著清紗瞧著外面動靜,不說不話,自得趣味